一、把发现的机会让给学生
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需求,即转变他们的认知方法,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从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变为激励他们思考并解决难题,这也是进行科研探索的第一步。思考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提出疑问,因为没有问题的思考往往是肤浅、消极的。而要培育孩子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技能,除了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学习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老师在教学中创造合理的情景,以激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二、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并作为一名独具特点的学生。众所周知,学生们对知识点的了解以及对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靠对知识点的记忆,而是靠对知识点的反思、认知与感悟,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开发,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勇于教育,紧抓着课堂的发生,并采用问题串联的形式和追问方式来启迪学生思维。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过程,是一个设问、疑惑和释惑的过程,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的基本理解基础上,对问题精心裁剪,通过设计层层递进、将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联,步步引导,以便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从而形成高效灵活的智能课堂。
1.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实践情景,进行探究思考
教室是人们接触认识的场所,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公,可以自由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思维的互动、思想的交融。而我们想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小学课堂的教学中来就需要老师能够创设情景的课堂。真正的学生情境是以核心素质为基础的教育,假如他们从校园里获得的东西和现实生活形成不联系,构建不起联系,则他们的核心素质的建立必定是错误的。情境是学校核心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以核心素养完成的社会现实基础。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出的教师应联系生动的现实生活,体验"生活场"。
2.利用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开展发散思考的活动培养
数学的课程中的图案是激励学习者强有力的兴奋剂,课本上色彩多姿、生动形象的图案,会激起学习者欣赏、交流的欲望。所以,在低年龄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发挥插图的作用,还要指导学生把握良好的观察方式,通过绘画得到发散思维的锻炼。在开展思维练习时,老师可指导学习者先仔细地观察画面,然后再根据相应的顺序阐述画面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插画,帮助学习者开展更深入的发掘提问练习;或者通过插画内容及提供的一些数据,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想象,从而提炼出更多与插画内容契合相配的话题。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的乘法的那节去公园玩各种娱乐设施插图,可以选取的讲授乘法的点就非常多,不仅让学生有交流的冲动,还有共鸣共情的需求,有助于课程的后续开展讨论。在开展更深层次问题发掘训练时,老师们应该更多地注意学生分析问题的严谨性。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很大的培养效果,也对落实学生核心素质有所裨益。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素养
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枯燥的几何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丰富儿童的认知。因此,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教师还可以制作多媒体材料,介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儿童在加深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的同时,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原理。在展示教学课件时,还能够把“图”和“式”对比出来,有助于孩子形成数学语言与图像语言,从而提高了孩子看图形、解图形问题的能力。
四、积极备课为核心素养的落实作铺垫
1.深入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核心素养
教材是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介质,为学习者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知识、基础信息线索和了解主体,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前提条件。内容涵盖着全部课程,活动也离不开课堂,老师既是活动的传播人和指导人,是内容的开发人和使用人员。所以,在学习阶段老师要全面研读教材,深度理解内容,整体掌握内容,全面发掘内容中蕴涵的核心素养。
2.精心选择典型案例,理解教学内
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中强调的核心素养时,可以注意内容的整体呈现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在教案中体现出课程的本质。典型例子的选择应与课程内容相一致,并有助于反映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和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发展。例如,在教授四年级数学的 "方向 "和 "位置 "时,许多教师利用班上学生的座位情况来吸引新的内容,这又对教学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教师可以将体育课与矩阵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这部分知识说出自己的位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方向和位置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生的发展。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教育过程应始终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独立成长,在巩固文化基础的同时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孩子对几何认识的生成、内化都是他们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源头, 为了有效实现建立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董菊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教学过程的思路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8).
[2]阳美玉.浅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61).114.
[3]严廷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22,(8).
[4]刘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界.2019,(11).
[5]孙杰.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