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
吕崔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崔连,.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8117.
摘要: 自媒体的出现推动了传媒行业发展,但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一定影响,自媒体发展具有两面性,在给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带来一定挑战的同时推动了创新和发展。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两者都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劣势,而且角色定位各有不同,两者之间相互弥补,发挥各自长处,有助于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向前发展。本文研究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媒体;新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
DOI:10.12721/ccn.2021.158117
基金资助:

1.引言

新媒体出现以前,传统媒体占据新闻传播主流地位,报刊、电视、广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为主,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我国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催生了自媒体,自媒体出现以来保持高速发展,互联网的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自媒体得到了年轻人大力支持,呈现出广阔发展空间[1]。自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势得到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群体的广泛应用,很多年轻人也成为自媒体信息传播者。自媒体虽然有较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有机结合,各自发挥自身特性,实现对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才能提高新闻传播速度和准确性、有效性。

2.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

2.1传播者和受众

人们是自媒体新闻传播者也是信息接受者,通常情况下对于传统媒体信息只是接收者,这也是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传统媒体的传播最常见的途径有电视、广播和报纸,信息传播之前需要进行多层审核才能通过,而新媒体信息传播不需要经过多层审核,挣脱了传统媒体对自媒体的束缚[2]。自媒体信息传播简单快捷,增加新闻传播的交互性,提高新闻传播影响力,拓展传播广度。受众对于传统媒体仅仅是接受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只能日常谈论而不能发表出来,对于自媒体即使受众也是传播者,获取新闻信息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转发给更多受众,让受众有更多机会参与新闻传播互动。

2.2内容和形式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形式比较自由,大大提高新闻传播实时性。传统新闻传播之前需要经过精致加工,受众所接触的新闻都经过加工处理,具有一定局限性,自媒体的传播内容丰富多彩,传播形式多样化,能广泛引起关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具有较强时效性和新颖度,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较大影响,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单一,信息内容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受众接受传统媒体信息后不能再次传播,也不能反馈,而自媒体的信息内容能多次传播,且为受众提供评论互动平台,拉近新闻与受众距离。

2.3社会舆论

传统新闻传播缺乏舆论处理方法,比如一些负面新闻或者重大新闻未经过媒体报道,受众无法全面知晓,即使知晓详情,但是过于主观的观点和看法让受众对新闻只有片面了解,也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如果发生重大事件,当地媒体没有报道,受众就失去舆论监督作用,间接损害公民知情权。在自媒体环境下,每个公民都能传播相关事件,并提供相应素材,有利于民众改进型舆论监督。比如侵犯利益和违法事件,民众可以通过网络报道引发舆论关注,促进问题解决效率。而传统媒体只能通过特定的时间发布相关新闻,降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速度。

2.4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传统评价新闻价值因素涵盖其重要性、及时性、新鲜性、显著性、真实度和趣味度等等,但是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下,人们更加关注新闻的趣味性和新鲜性,其他因素直接忽略,造成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不全面。在传统新闻环境下,受众接受的信息经过加工,内容带有编辑者个人价值观,受众在信息的影响下被动接受并认同编者价值观,受众无法表达个人观点。而自媒体背景下,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既可以点出信息的错误,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受众发表的观点具有一定主观性,过多的言论容易造成受众无法判断新闻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不能有效保障新闻内容质量。

3.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3.1受众范围互补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客体,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自媒体传播方式多样,传播次数多、范围广,能够提高人们关注程度,传统媒体能深度剖析新闻,让受众深入了解。自媒体与传统媒体通过互补受众范围,能够让某一条新闻成为关注焦点,提升受众对新闻信息活跃度,让受众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了解新闻。传统媒体信息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很多受众对这些内容并不感兴趣,自媒体信息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吸引受众,如果要转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单靠传统媒体并不能达到理想传播效果,借助自媒体传播能让更多受众了解这个事件。例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各大网络媒体平台加大力度传播相关信息,更多民众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奥运会动态,并广泛关注,如果只依靠传统媒体,很难让更多受众了解这个事件。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补充,拓宽信息传播范围,有效提高新闻信息流通性。

3.2内容广度互补

内容是新闻事件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播活动重要核心要素,具有重要地位。传统媒体在新闻制作方面有着严格制作过程,自媒体出现以前民众都是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传统媒体在民众心中具有深远影响,新闻内容具有较高可信度和较强权威性,所以传统媒体继承原有特性,对内容的输出保持高度重视,制作和审核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控制新闻内容素材采集、书写、审核等一系列系统化流程。而自媒体的新闻内容制作多数由个体编辑发布,没有经过一系列严格加工处理,侧重表达个人对新闻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对于新闻事件的内容,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传播,能让人们更客观全面了解新闻事件,比如“神州十三号”的发射这一新闻,传统媒体更侧重从宏观角度传播,包含传播的内涵包括我国航天取得重大成就、向航天英雄致敬、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等宏大主题,而很多自媒体平台报道更多幕后新闻,比如航天工作人员的日常和其他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其内涵包括爱岗敬业、团结友爱、奉献精神等,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相互结合丰富新闻内容,让人们从多个角度了解新闻。由此可见,两者在新闻内容方面互补,能让受众从多个方面了解新闻,促使新闻内容更趋向与全面化和深刻化。

3.3媒介形态互补

新闻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传播媒介作为支撑,传统媒体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从新闻内容的发布到受众的接收需要一定时间,没有特定媒介就不能接收信息;自媒体媒介包含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信息,而且信息一发布,受众就能马上接收。利用传统媒介发布新闻,其传播内容要经过繁杂且严格的制作过程和发布流程,发布之前还要保证内容无任何差错,具有很强严肃性和针对性。而自媒体新闻传播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受任何束缚,制作可利用快捷编辑软件简单编辑,制作简单,有较高传播时效性。传统媒体可以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针对性深刻报道,新闻内容通常以社会重大事件为主,对事件深刻报道能够引起民众重视,具有一定教化意义。自媒体媒介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新闻事件,但新闻事件的相关内容多而繁杂,每一位传播者都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因此新闻时间传达的涵义失去核心,再加上自媒体具有营利性,新闻内容制作以运营主体利益为主,娱乐性和煽动性特征明显。互补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媒介形态,传统媒体传播主体在自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新闻传播避免过度娱乐性和营利性,发挥媒体传播真正意义。

3.4传播角色互补

传播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新闻信息传播以传播者为起点,对信息的传播具有积极推动意义。传统新闻媒体传播需要采集内容、编辑内容和发布内容,这一系列流程的完成建立在团队基础之上,团队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新闻的采编与发布工作。而自媒体传播内容制作流程简单,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而且传播内容没有特定要求,题材来源广泛,在媒体传播领域不能占据核心地位。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两者各有特色,在传播角色上互补,既能发挥各自作用,又能相互促进达到良好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相对于严肃的传统媒体新闻受众更喜欢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自媒体内容,自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平台,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互补能提高新闻传播质量,让受众有更多了解社会重大新闻机会,同时能够扩充新闻传播队伍,促进新闻报道主体多元化发展,让更多人关注新闻事业,提高受众新闻参与的积极性。

3.5传播效果互补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娱乐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幽默搞笑、生活日常、娱乐八卦、新颖话题、稀奇事件等内容有浓厚兴趣。传统新闻内容的选择并不广泛,常见的内容有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的层面比较高,通常是站在国家角度看待问题,而处于底层的受众认为这些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并不关注这些。自媒体信息内容不仅来源广泛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能够达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受众因为喜欢这些内容更追捧自媒体,自媒体传播内容制作者根据受众喜爱挖掘更多信息获取流量,达到良好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选择上并不是将所有采集的新闻都变成传播内容,而是通过层层筛选才最终确定比较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把控新闻传播效果,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较强民主性,新闻内容的选择比较随意,通常会利用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话题制作新闻,新闻内容并非实地采集,而是二次利用已经发布的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上具有一定互动性和发散性。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在传播效果方面互补,能让受众获取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避免更多不利因素造成新闻信息的扭曲,保证信息的纯净性,减少负面影响。

4.结束语

在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还推动了新闻传播事业向前迈出更大一步,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印证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传媒行业的发展成果。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新闻传播格局,并为其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和挑战。传统媒体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并且奠定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地位,自媒体的产生以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充满趣味的内容吸引受众,降低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为了保证我国新闻媒体传播的有效性,发挥新闻传播对民众的引导作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各取所长相互促进,在受众范围、内容广度、媒介形态、传播角色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方面互补,才能让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赵杰.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互补性分析[J].中国报业,2020(6):26-27.

[2]彭晓琪.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8):27.

[3]阎沐黎.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分析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3):50-51.
吕崔连,男,1981年5月生人,山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