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千意见》,随后又出台6个配套文件。电力市场现阶段特点:①发电侧市场化竞争格局形成;②多品种交易模式;③售电侧逐渐进人市场;④电力市场不再是纯粹的电能交易市场,衍生品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不断完善。近期《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发布,基于当前电改政策及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研究发电企业参与湖南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报价策略。
1市场概况简介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电能量批发市场的运作。电厂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电力中长期市场与售电公司或电力大用户开展批发交易,通过代购电量市场与电网企业开展批发交易,代购电量市场可视为中长期市场。所有电力交易发电侧以机组为单位开展。
电力现货市场采取全电量集中优化出清和节点边际电价机制,分为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日前市场是在运行日前一天进行的,决定运行日机组开停运行方式和96点发电计划的电能量交易市场,所谓96点发电计划,即机组在运行日每15min的中标电量及节点价格,每小时对4个15min的中标电量及节点价格取算数平均值,即得到每小时的中标电量及节点价格,日前市场交易出清原则为以全社会购电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在满足各类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调用报价最低的机组;实时市场是在运行日进行的决定下一个15min机组发电计划(中标电量及节点价格)的电能量交易市场。
2交易结算及公式转换
2.1现行结算公式本文
将电力市场现行的中长期合约电量、日前偏差结算电量及实时市场偏差电量的结算公式进行累加,形成结算方式一,下面以发电侧每日的电能量电费清算为例简要介绍。在不考虑代购电量合约结算和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的情况下,根据现行结算规则,发电侧每日的电能量电费计算可简单分为以下三步,即结算方式一包含以下三部分电量的结算:(1)中长期合约全电量结算C中长期合约=∑24t=1Q中长期合约,t×P中长期合约,t式中,C中长期合约为运行日机组持有中长期合约的电费收入;Q中长期合约,t为运行日机组持有中长期合约在t小时的分解电量;P中长期合约,t为运行日机组持有中长期合约在t小时分解电量的综合价格,通常为同一价格,即不同时段价格相同。(2)日前市场偏差结算C日前偏差=∑24t=1(Q日前中标,t-Q中长期合约,t)×P日前,t(2)式中,C日前偏差为运行日机组的日前市场偏差电费收入;Q日前中标,t为运行日机组在t小时的日前市场中标电量;Q中长期合约,t为运行日机组持有中长期合约在t小时的分解电量;P日前,t为运行日机组在t小时的日前市场节点电价。(3)实时市场偏差结算C实时偏差=∑24t=1(Q实际上网,t-Q日前中标,t)×P实时,t(3)式中,C实时偏差为运行日机组的实时市场偏差电费收入;Q实际上网,t为运行日机组在t小时的实际上网电量;Q日前中标,t为运行日机组在t小时的日前市场中标电量;P实时,t为运行日机组在t小时的实时市场节点电价。对上述三部分电费收入求和即得到机组在运行日的电能量电费收入。结算方式一总结起来,对机组在运行日每小时的电能量电费计算(不考虑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中长期合约电量按成交价格结算;日前中标电量与中长期合约电量的偏差按日前市场节点价格结算;实际上网电量与日前中标电量的偏差按实时市场节点价格结算。
3长期交易报价思路分析
3.1中长期合约加仓(增加合约)交易场景
某工作日中长期合约持仓最高为16时—21时的20万千瓦,远低于机组发电能力,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为23万千瓦,即机组一旦在日前市场中标开机就必须维持最小23万出力,意味着,若机组中标开机,日前中标电量将显著超出中长期合约,此时,可以运用结算方式一中的式(2)进行思考,即日前中标电量超出中长期合约的电量部分(日前偏差电量)按照日前节点价格进行结算,鉴于上述情况下,偏差电量较多,日前节点价格频繁波动,对收益造成较大风险,此场景下,需要进行中长期合约加仓操作。交易方向明确后,交易重点是报价思路的分析,交易价格的确定。关于报价思路,运用结算方式一进行思考缺乏有效线索,运用结算方式二思考相对清晰明确,根据结算方式二,日前市场中标电量按日前节点价格结算,中长期合约执行差价结算,即:C中长期合约=∑24t=1Q中长期合约,t×(P中长期合约,t-P日前,t)(8)根据式(8),既然加仓后的中长期合约按照(合约价格与日前市场节点价格的差价)进行结算,那么只要保证P中长期合约,t>P日前,t,就能确保加仓后的中长期合约产生收益,P中长期合约,t与P日前,t的正偏差越大,中长期合约产生的收益就越高,因此,参考预测的未来一定周期的日前市场节点价格,在高于预测日前节点价格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长期市场面临的价格形势,就能明确交易报价,制定交易策略。
3.2中长期合约减仓(减少合约)交易场景
假设该月份机组故障检修,暂不具备发电能力,则日前市场中标电量为0,此时,可运用结算方式二进行思考:日前市场电费收入为0,中长期合约执行差价结算,根据式(8),当P日前,t>P中长期合约,t时,中长期合约将造成亏损,因日前市场价格变化不可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规避现货价格升高风险,需对持有的中长期合约进行减仓。减仓收益的结算按以下计算公式:C减仓收益=∑24t=1Q减仓合约电量,t×(P中长期合约,t-P减仓)(11)式中,C减仓收益为合约减仓获取的收益;Q减仓合约电量为某运行日t时段减仓的合约电量;P减仓为减仓成交价格。减仓的目的是避免日前市场价格升高、相比不进行减仓获取更大收益,减仓交易的核心是确定交易价格,此时,需运用式(8)并结合减仓收益计算式(11)进行分析,欲保证减仓相比不减仓能够获取更高收益,需保证:(P中长期合约,t-P减仓)>(P中长期合约,t-P日前,t)(12)推导得出:P减仓<P日前,t。即减仓交易价格的设置同样需参考预测的未来一定周期的日前市场节点价格(加权价格),在此预测价格以下设定减仓交易价格,据此制定减仓交易策略。
结束语
电力市场复杂程度高,面临的交易场景繁多,交易边界多变,运用单一形式的结算公式难以指导交易思路的分析,为更有利于理顺交易报价思路,需要对结算公式做各种变换,因时制宜,灵活运用,应对各种交易场景。
参考文献
[1]马国真,邵华,凌云鹏,等.峰谷分时电价敏感性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2017(2).54-58.
[2]厉韧,王宁,陈灏.南方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中长期交易模拟运行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2).47-50.
[3]段博文,许沈彬,马骋,等.基于K-means的电力系统典型日负荷特性计算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132-134
[4]赵明,董力,李孟阳,等.喻洁等.基于时段聚类的峰谷电价时段确定方法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