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新闻的传播特征与发展
张宝清 黎芷晴 李冉琪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宝清 黎芷晴 李冉琪,. 浅析网络新闻的传播特征与发展[J]. 中国新闻传播,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8126.
摘要: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资讯及时获取的需要,从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天下“事”,网络新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形式。基于网络新闻的特点,本文从它的丰富性、时效性、互动性三个传播特征来研究和探讨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特征;发展趋势
DOI:10.12721/ccn.2022.158126
基金资助:

网上新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形式。1995年,中国第一家上网的中文电子出版物《神州学人》和《中国日报》开始,中国第一家上网的中文电子出版物,到如今,网络媒体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它的蓬勃发展,现阶段网络新闻的特色也逐渐显现出来。网上新闻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1)丰富的网络新闻。

一方面,网络新闻依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特征,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是在传统媒介新闻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传统的媒介结构为星型结构,即中心式,四面传播。而且网络新闻的结构是网状分布的,每个节点都能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形成辐射链连接成为信息源,同时还能将反馈信息传回给发送信息的节点,这些节点之间不会相互隔离,可以双向地交换信息,从而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无限扩展。

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拥有一个庞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网上新闻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第一,任何人只要打开这一页,就会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信息世界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从而使网络信息得以源源不断地流动;其次,由于网络数据库的存在,任何新闻信息都可以保存在数据库中,能够纵向地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丰富性特征。

(2)网络新闻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网络新闻的生命源泉。网上新闻利用光纤通信技术,把最新的新闻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及时性。突破传统媒体需要经过版面、印刷、制作等多个环节,节省大量时间,可由新闻记者直接在电脑上编辑发布,也可在第一时间更新、修改、删除已发布的新闻,甚至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对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进行同步的现场报道,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发布的周期,大大提高了各类综合新闻的时效性。因特网所提供的新闻数量之大、速度之快,让众多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特别是在国内外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网站抢新闻的意识让传统媒体黯然失色。举例来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仅仅十分钟,新华网第一次发布了国家地震局的消息。这个消息的发布,让公众对地震的发生有了很快的了解,全国各地的媒体都迅速转载报导,并且不断在网上更新信息。2008北京奥运会更是首次以新媒体大规模参与奥运,各地媒体积极投入奥运传播,为全世界奉献一场最精彩难忘的奥运会,同时也让世界迅速了解了中国。这反映了网络新闻的及时性。

(3)网上新闻的互动。

网上新闻的互动性很强。网上新闻采用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以超文本、超链接、超媒体的方式表现新闻信息。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需要,自定义所需新闻信息,决定新闻浏览的时序,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行全方位自由调配,而且还可以通过留言板、电子邮件等方式,在读者与读者之间、读者和网站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可通过转载,在论坛、 QQ空间、博客、微信等地方发布,使新闻传播面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新闻动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的网络新闻也在不断地探索、改进,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网上新闻的发展必须做到:

(1)网上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感是网络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每一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的客观现实。网上新闻不能一味地追求时效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只有还原事实真相,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也是对新闻信息的责任。

(2)网络新闻的深度。

深邃,就是新闻报道要着眼于反映时代内容,深入挖掘其时代意义,使其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以适应广大受众的深层需要,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新闻也将变得更加深入、更加精细,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3)网上新闻安全。

在网络中,每一个时刻,都存在着各种人为因素的潜在威胁,并存在于机器设备中。例如新闻来源的真伪、个人主观的思想、计算机病毒的侵害等等,都有可能使读者误入歧途,甚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4)因特网新闻个性化。

当前网上新闻仍以新闻信息传播为主,较少考虑利用自身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为特定的读者群体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所以,网络新闻的未来发展将从目前的无差别、大规模向个性化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些都符合新闻传播媒介的最终要求。网络化新闻的个性化是网民今后网络媒体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强化自身的新闻传播能力,不断扩大自己的信息服务内容,开拓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宁.现代新闻编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4.

[2]曾海兵.浅谈网络新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新闻传播,2009,12.

[3]郑歆.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