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业主要是利用自然物质作为原料,经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得到具有实际用途和附加价值的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化工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设备现场是企业生产第一线,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目标,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一、化工企业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维护管理问题
随着各单位越来越重视设备现场管理,各类设备事故也在逐渐减少。但是,一些设备损坏、仪表故障等问题时有发生,设备检修次数没有减少。频繁的设备检修不仅影响安全生产,而且会影响生产负荷,造成维修费用的增加。此外,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技术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存在维修前准备、维修后收尾拖拉、维修工时长等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1]。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化工企业,许多化工技术人员对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意义不甚了解。因此,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对设备的认识不够充分,只注重生产效率,忽略了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导致日常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安全问题。同时,化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并不健全,这就导致了员工无法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管理和维护。此外,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导致设备的防腐和润滑不能满足设备要求,设备的使用寿命达不到标准[2]。
(三)设备节能降耗管理问题
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企业面临着亏损的局面,如何在自身经营管理中寻求节流、开源的措施,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目前,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的修设备数量没有减少,部分高技术设备仍依赖于专业维修公司或设备制造商进行维修,企业现有维修人员无法应对出现的设备故障,导致检修费用居高不下[3]。此外,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员工参与技改技措的积极性。
(四)对保养的不重视
部分化工企业不重视保养,巡查不及时,往往重生产、轻保养,造成了许多问题。片面强调生产,只注重效益提升,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设备出现故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无法及时修理。管理人员责任心差,安全意识淡薄,不按规定执行,发生问题相互推诿。维修人员违章拆装设备,造成设备维修后自带“病”。定期检查人员态度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够,工作作风不严谨,发现问题不及时有效制止,造成设备故障频繁发生,造成生产系统瘫痪。
二、化工企业设备现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设备隐患排查
加强设备隐患排查的针对性,明确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的流程,加强现场清理整顿、清扫、点检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建立设备隐患排查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按照“任务、责任、实践”的工作要求,对设备隐患进行排查,将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位,有条不紊地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整改、评估效果,有效监控隐患[4]。此外,加强员工风险识别及风险控制意识,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参与知识培训,全面识别设备危险源。
(二)建立科学的人才保障体系
分析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文化素养不高、经验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技工紧缺等问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应制定设备维护和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计划,定期对各阶段的培训质量与效果进行分析,确保培训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员工入职初期,应由专业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每一位员工在入职前都具备专业技能。实现设备管理用人机制的灵活性,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才引进。同时,要调整人员结构,适当招聘高技能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积极实施有效的用人策略,对员工实行动态管理,分时段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实行优胜劣汰[5]。此外,要提高人才评价的公信力,使员工对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有认同感。
(三)强化技改技术措施促进设备运行
积极推进设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设备技术创新,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节能增效方面的职责,完善奖惩措施,做到全员参与。同时,积极实施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通过对设备技术特点及内部结构的全面分析,将整个工艺过程融会贯通,制定有效的技术改造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目的。通过工艺手段调整设备的负荷和使用率,对部分能耗高、利用率低的设备进行改造,拆除闲置设备[6]。此外,合理引进先进设备节能增效技术,如往复式压缩机无级调节技术、风机流量调节技术、换热器在线清洗技术等,都能提高设备的效率,达到节能目的。
(四)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开发先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设备购置、使用、检修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选择平台时,要根据设备管理模式选择合适的平台。同时,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平台运维机制,使之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设备点检信息化建设,配备专用点检无线传输设备,实现点检信息实时录入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充分认识到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对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物联网可以随时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评估当前设备的健康状况,适当采取维护策略。
(五)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支撑。必须进一步明确管理思路,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在现场管理体系中,TPM较为适用,主要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形成班组自主管理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采用了TPM管理模式,推行TPM管理模式后,各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经过评估和指导,适时引入TPM模式。同时,该模式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进行完善,以实现设备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设备现场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生产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重视设备管理,运用科学、先进、精细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同时,实现设备现场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建立具有特色的设备现场管理体系,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葛安卡,陈磊. 化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职业安全,2021(4):27-29.
[2] 谢明富. 石油化工设备及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J]. 化工管理,2021(34):180-181.
[3] 王刚. 石化设备维护工作及其现场管理的强化研究[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1):37-39.
[4] 雷鸿刚.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设备风险管控浅析[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15(7):59-61.
[5] 牛志刚. 精细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装饰装修天地,2021(10):110.
[6] 王静,顾昱煜. 精细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1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