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路径分析
刘继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继葳,. 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路径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8128.
摘要: 本文将围绕电视新闻记者在融合时代践行“四力”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讨论,使电视新闻行业能够紧追时代发展步伐、明确网络媒体优势,更好的促进人员业务水平的增强、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电视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经济效益的增收。
关键词: “四力”;电视新闻;融合时代
DOI:10.12721/ccn.2022.158128
基金资助:

引言:“四力”是我国在融媒体时代对记者提出的全新要求,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能够有效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采访模式、加强新闻眼的锻炼,强化新技术的运用、丰富思维理念,准确把握时势时机、提升网文风运用,写好新闻故事。为此,本文将分别从眼力、脚力、脑力、笔力的践行路径进行分析讨论。

一、眼力的践行路径

眼力的践行主要是指强化电视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程度,能够有效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为此,相关人员必须不断累积实践经验,提升知识理论储备量,保持良好的家国情怀,以看得深、看得准作为锻炼目标,科学把控报道现状与创新方向。比如我国某地方电视台曾以自然资源地过度开采,城市需要积极开展生态修复为主题进行新闻报道,并详细阐述随着修复政策的落实,治理工作的开展,生态环境又重新焕发生机。最初人们认为这种展示治理成效的新闻题材过于老旧,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但该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视角宽广,看待问题的角度更特殊,将生态治理后猴群的返回看做是当地群众坚持绿色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并引入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等重要理论,进一步探讨猴群返回所呈现的深层含义。也正是由于其多元化看待报道事件的方式,使其在中国新闻奖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人员要认识到媒介的重要性,准确捕捉大数据信息,掌握无人机、传感器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从而提升自身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拓展新闻获取渠道,展现丰富多彩的新闻画面,使画面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而且新闻记者也可利用数据的分析统计,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策划报道的题材选择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二、脚力的践行路径

融合时代脚力的践行需要以深入基层群众,加强与普通人民的沟通交流为目的,进一步实现实践常态化,用镜头准确记录时代发展变化,充分挖掘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故事。电视新闻对脚力践行的要求较高,只有新闻记者真正走入实际现场,才能更准确的把握核心信息、保证素材的生动鲜活,使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被完整捕捉。比如我国在2020年9月报道有关脱贫致富的新闻时,便将贫困地区在改善生活环境后所渡过的春节现场进行完整呈现,随着人们不断收到智能设备、电子产品等礼物,能够充分反映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思想理念的转变。这一系列新闻报道都是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花费数天时间,不断踩点所取得的成果,若没有此番基层调研的工作,便不会将新闻呈现的如此生动、丰富。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不仅要强化基层的深入调研,还要加强社交媒体的运用与掌握,确保网络新闻动态的及时了解。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采访方式的创新与拓展,进一步丰富报道内容。一方面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发挥线上采访自然、轻松的优势与特点,在保证内容真实、准确的基础上,通过采访对象,进一步完成内容的深入探究与补充,并尽可能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要轻易尝试舆论类题材。这样不仅更容易实现与采访对象的良好配合,也能适当降低采访难度。另一方面要保证沟通、交流方式的友善性,提升报道人员的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应对网络信号不稳定、数据传输延迟较高等突发状况。

三、脑力的践行路径

    脑力的践行应以加强思考能力为主,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力度被大幅度削减,具有正能量的新闻容易被网略媒体所埋没,一旦出现内容有失公允的信息被有心之人恶意加工,不仅会误导群众的价值观,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占领思想高地,增强政治判断力,准确把握报道的时度效,时度效可细分为:时,不仅要求新闻报道迅速、快捷,还要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充分结合,要求新闻记者能够找准时机,服务大局,将采访题材放入国家大局中进行思考,进而判断题材如何报道以及最佳的报道时机;度,是指新闻的口径、时长、编排,要求在表述过程中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不弄虚作假;效,是指根据新闻传播原则,避免说教的表达形式,要求新闻记者站在平视的角度讲述新闻故事,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以2019年的一件真实事件为例,某地方乡镇驻村书记在开展扶贫工作遇到洪水爆发不幸遇难,当时全国正大力开展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亟需树立正面人物发挥引领、带头作用,而该书记作为扶贫干部,具有优良的责任意识,敢为人先、坚守初心,其坚毅果敢的精神完全符合树立典型人物的相关要求。此时媒体需要积极回应群众的迫切关注,这也是记者实现采访的最佳时机,为此当地新闻电视台将此事件作为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新闻宣传点,全方位进行后续事件的跟踪报道,不仅全面还原了遇难经过,还进一步探究了其成长历程与扶贫事迹。之后通过采访当地贫困村民,准确转达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没有掺杂溢美词汇,也未刻意拔高人物形象,合理掌握好报道尺度。正是由于报道情节细腻丰富、充分展现矛盾冲突,使新闻内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使该篇报道收获了无数赞誉与表扬[1]

四、笔力的践行路径

    笔力的践行主要是指强化新闻人员的下笔表达能力,要求标题吸睛、新颖,内容准确,情节跌宕起伏,画面引人入胜。而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网感程度也成为了笔力高低的评估标准之一。网感是一种互联网手法,通过改变网络传播的风格,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新闻信息。网感的使用需要注重新颖与贴切等要素的运用,使内容更接地气并充满诙谐、幽默。同时报道文风上要注重自然、清新,语调上要充满戏谑与夸张,转变以往电视新闻过于庄重正式的文风。此外,在新闻包装方面,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借助践行笔力,使新闻市场更加年轻化,加强网络流行元素的融入,比如弹幕、表情包、动态特效等。这种新潮的新闻呈现方式更加契合年轻观众的接受心理,可以达到拓展收视群体的目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虽然网络热词、流行语具有极高的讨论度,但不可过度模仿,在引用时要秉承辩证取舍、优中选优的原则与理念,将内容糟糠的不良信息舍弃,保留词能达意、流传度较高的内容,确保电视新闻能够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实现年强化、新锐化的发展转变[2]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电视新闻记者在融合时代实现眼力、笔力、脑力、脚力践行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讨论,确保“四力”之间能够形成有机联系,帮助新闻记者强化思维、讲好故事、拓展眼界、创新采访形式,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新闻报道,为推动新闻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浩.“旧识”何以发“新知”:“四力”新闻思想的历史索隐与当代阐释[J].新闻界,2019(11):29-39.

[2]赵轶.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构建——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6(09):15-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