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支持人类行动的源动力,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体育活动具有传染性、唤起情绪的能力和唤起智慧的能力。 教师应把握体育教学的这一特点,开展游戏教学,为增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结精神,从而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1 体育游戏对于体育教学开展的价值
1.1 有效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需要强大的兴趣支持,针对单调、重复等基本技术动作,可能会融入游戏的体育教学,改变以往枯燥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 运动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氛围活跃,更适合调整运动负荷。例如,长跑是一项学生非常害怕参加的运动。如果学生以完成阶段任务的形式进行运动,他们会更有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1.2 促进身体素质的锻炼提升
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活动,充分兴趣锻炼,锻炼了身体素质条件,促进了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习,安排合适的体育活动。这明显优于以往的教育模式,所有学生的体质都在逐渐提高。
1.3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中学生是身心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初中体育运动,通过学生参加公平有竞争力的运动会,有利于形成勇敢、坚韧、性格、互助、团结、互助的良好品德。
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2.1 游戏教学,体现体育感染力
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引发与人类相同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力量具有启迪情感和启迪智慧的双重能力。它在运动中很常见,是运动过程中运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程阶段性地只执行体育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学生甚至会表现出不安和厌恶感。很明显,这种体育违反了体育精神。初中的体育教育,采用游戏指导法,像游戏一样持续准备活动,排除在轻松的气氛中,排除对体育活动的恐惧感,促进心的融化。在体育活动中,体现体育的魅力,以达到游戏、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足球技能教学的发展中,教师可以设计“运球接力赛”,通过比赛让学生在运球过程中,达到全身运动的目的。这个课程比传统的慢跑课程有趣得多,它鼓励学生慢慢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注意力。教师可以设计S形运球路线,提高运球难度,降低学生跑动速度,以免引起学生肌肉运动过猛,关节组织损伤。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技巧的学习,促进学生记住动作要领,不仅要完成课前的准备活动,还要为正规足球技巧的训练做准备。
2.2 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游戏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实施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强烈,更喜欢小说有趣的事物。因此,在选择运气使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中学的体育老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确保体育游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选择与学生实际相符的中等难度的游戏。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应从基础运动开始,逐步向难度较大的运动发展,避免超出学生的身体负荷,造成身体的伤害。
2.3 游戏教学,提升体育审美
运动注重速度、力量、强度,是一种体能训练。运动美学是一种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体育给学生带来的美感。 例如:初中体育老师可以介绍舞蹈课程,让学生在舞蹈比赛中得到体育锻炼。运动舞蹈课程将舞蹈节奏、平衡和对美的追求与运动运动的速度、力量和强度相结合。体育的美,被舞蹈的美和温柔巧妙地衬托出来,体育的美学和创意传达给学生们。比如华尔兹的训练,基本姿势,学习能力,原始跳跃能力,可以锻炼上半身的力量。学生做升降练习,膝盖、脚踝控制动作节奏,向前舞步需要上下肢移动重心,整个舞蹈过程是全身锻炼。配合优美的音乐完成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避免枯燥的重复运动、运动技能的练习,还可以启发学生锻炼审美思维,追求美,融入体育教育中。
2.4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运用体育游戏
因为运动游戏的使用是促进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中学的体育老师应该选择组合使用特定的教育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娱乐和游玩。宣传的肉体和精神品质。例如,教篮球技能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障碍运球的方式来规划学生运球路线,让他们运球穿过障碍物,最后将篮球放入篮筐,这样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2.5 游戏教学,凝聚体育精神
“团”是线的本义,“结”是结的意思,两者的结合是合一,用于描述一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状态,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体育是公认的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突破地域文化的界限,将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团结是体育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承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发挥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例如:合作与实践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特点,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也是实践者。传统的体育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学生容易厌倦。当学生学习厌倦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师生共同商定比赛规则,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觉服从比赛,遵守纪律,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6 注重体育游戏的竞技性,保持运动斗志
初中生普遍竞争性很强,希望在比赛中获胜,受到师生的赞赏,多积极努力参加运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举办竞技运动会,在激烈刺激的大会上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可能性,引导学生发挥才智和身体能力,体验成功竞技的喜悦。同时,也需要注意鼓励失败的学生,指导他们为下一次的成功而继续努力,始终保持高水平的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在开发运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融入学生的运动游戏教学中,走进教育,近距离听取学生的意见,才能真正做到从运动的角度来设计运动游戏的教育内容,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活动是一种以人的智力为基础的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体育的参加和实践的特征,实施游戏体育。在轻松愉快的体育竞技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运动爱好者会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团结的体育精神,传承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水云,冯道光.体育游戏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影响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9(06):109-111.
[2]王阳.初中体育中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教学的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
[3]熊辰晨,张麟寰,耿俊.浅析体育游戏导入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1(03):65-68.
[4]张承沛.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6):178-179.
[5]刘东,王勇,岳庆利.基于高校散打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