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效果的教学方法
张亚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亚茹,. 优化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效果的教学方法[J]. 中国体育科学,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8020.
摘要: 田径运动,属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基础性的训练项目。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日渐火热,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将体育学科放到一个和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上。初中阶段,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通过田径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天赋,还可以提升学生中考成绩,对学生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本文分析了初中田径教学的价值,提出几点有效提高田径教学课中运动训练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田径教学;运动训练效果;提升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8020
基金资助:

在初中田径训练过程中,由于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训练内容,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只能够向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示范,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田径运动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对田径运动进行全新的尝试,通过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训练热情,提高学生抵抗力,推动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田径运动的价值分析

初中学生的课业逐渐繁多,无论是哪个方面,都从最开始的筑基变成了进阶,所以学生的压力肯定会骤然变大,加上青春期的敏感多思,不免会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所以在这个时候增加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说起来,体育课也是学生课外放松的途径,男同学普遍都很喜欢篮球以及田径这类运动项目,而女同学则会选择较为柔和的项目,所以教师要利用起学生需要身心放松的特性,将体育课程扎根于学生心中。至于田径项目,即便不是中考项目必备的考试章程,田径也非常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长跑锻炼耐力和体力,短跑训练冲刺力,都非常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身体强度和韧性。另外一点,田径运动并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比起游泳和球类运动需要器具和场地作为辅助的项目,田径运动可以说是随时可以开展训练,也更加方便学生锻炼。所以从外在条件的便利性以及可开展性方面,田径运动无疑是体育培训的首选,也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从学生本身的状态出发,运动有助于驱除杂念,调节身心平衡,无论是面对学业的压力还是成长的烦恼,肆意挥洒汗水都是不错的解压方式,尤其是可以奔跑驰骋的田径运动,更加能够让学生得到释放。田径项目锻炼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短跑所需要的冲刺力和爆发力,这能够让学生迅速减压并且增加心理承受强度,中长跑所需要的耐力和体力,更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隐忍力和身心韧度。所以田径运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锻炼身体和心理,双重锻造双面解压。况且,田径项目往往伴随着竞技精神,拼搏坚持不放弃,无论是针对生理运行,还是针对隐射的精神鼓舞,都对学生十分有利。竞技往往还伴随着输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锻炼心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把握住度即可,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重要的是享受运动过程,并重视其带来的一系列益处和成长价值。

二、开展初中体育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

(一)劳逸结合,放松身心

田径项目看似很简单的只是以跑步作为项目基础,但是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也有很多理论内涵,尤其是体育运动,对于姿势和核心的标准非常高,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田径运动也需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指导。其实很多学生比较排斥体育课,因为害怕体育强度大,而且田径大多都以速度为核心,很多学生的能力并不能够达标,所以会产生畏难心理。针对身体强度不是很高的学生,还需要从长计议,运用巧劲去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素质,毕竟体育是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的,虽然说田径类运动带来的适度紧张有助于各项机能的发展,但是过犹不及,所以教师还是需要从指导方面给出建设性的建议。教师可以先从视觉感官出发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如可以播放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片段,又或者是动漫中相关的素材引发学生对田径的热情,突出教材中的田径之美。然后再根据指导性建议去教学生一定的技巧,有关于肌肉发力以及着力点,乃至于呼吸的章法等,都是为上场运动做准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体育项目教学就更是如此。先以兴趣热情引导,再结合各类田径技巧指导学生实践,留有余地让学生自行摸索,慢慢地就能够在速度提升以及体能提升中真正了解到田径的乐趣,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自然有助于身心健康,就更能够茁壮成长。

(二)多元融合,花式田径

其实田径也有很多种变化,单一的形式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之感,更不用提体能本就不怎么好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并不是人人都擅长田径项目的,要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放松身心,把田径项目当成是愉悦身心的选择,而不是任务压身。所以田径项目也要进行一定的变化,从规格上就可以把距离进行缩放,长跑、短跑、接力跑,乃至于花式接力都可以,更不用说形式上还可以穿插各类元素,哪怕是进行梦幻联动也未尝不可,结合学生喜欢的事物和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教师可以尝试将接力跑的形式幻化为闯关游戏,就是借用一个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短跑冲刺,中间可以联动其他文化科目,例如进行诗词或者历史问答,答对可以增加时间限制或者是减少跑步距离等,以丰富的形式套用于田径项目之上,能够让学生有非常不错的体验。当然,能做的联动不仅是文化课,还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许多元素,其核心还是田径运动,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能够让学生在感官上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算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新奇的运动体验。如此一来,学生也不会有厌烦心理,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身体,在文化联动之中甚至丰富了文学素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良性竞技,田径比拼

田径运动要发挥出本身的特长,那就是竞技的刺激,学生也需要用这种偶尔的激情去点燃热血,而不是平淡无波的训练,所以适当穿插比赛对学生各方面也是有好处的,顺带检验一下锻炼的成果,让学生能够坚定意志。中学生这个年龄段都有好胜心,青春期的自我认同以及热血精神,一旦运用得当将会是很大的助力,尤其是运用于体育竞赛这类项目之中,将会是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比赛项目,不一定非要像运动会那样浩大,但是也要将其重视起来,并且在旁仔细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各项体能指标以及运动数据,好为之后的训练进行调整。学生的不服输精神,用田径这样的项目进行良性比拼、合理发泄,正好也可以让学生将这份冲劲儿发挥出来,在彼此的较量之中认知到自身的不足,之后就会更加注重锻炼。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因为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训练才是决定性因素,这点无论放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也能够映射文化学科的学习,为学生进行身心的进阶演化。

总而言之,现阶段田径训练之所以效果不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教师。“教不严,师之惰”,在田径训练中,只有教师改观了自身的看法,才能够引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重视,以更加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到训练当中。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实事求是,从而田径运动的本质出发,对于现存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创造全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和训练效果,革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马若文.浅析如何提高田径教学课中运动训练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2020(28).

[2]郝霞.高校田径教学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分析[J].体育风尚,2019(3):39.

[3]邹泽辉.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师版),2018(12):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