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间多方面相互交流不断增加,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两国知名新闻网站也各自设立了中、韩文版块,旨在向大众传播外国新闻的同时,促进两国间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因此,新闻翻译肩负着向大众准确传达时事热点、推动两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责任。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翻译方法仍无统一的界定与分类,所以在新闻翻译的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翻译方法”。本文将尝试通过对中韩两国新闻翻译论文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研究韩语新闻汉译的翻译方法,并尝试将已成体系的翻译方法运用于韩语新闻汉译,为推动中韩新闻翻译研究提供帮助。
一、 中韩新闻特点及翻译方法应用现状
国内外对于新闻的解释、定义多种多样,尚无统一定论,但是也有其共同点,那便是新闻始终是对事实的报道、是强时间性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报道。这是新闻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特点。
中韩新闻在许多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在结构上,中韩新闻大体结构相似,呈现为倒三角式结构,将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或读者关注度进行依次叙述。遣词造句上,中韩新闻多用成语、缩略词、新造词,在保证文章简洁的同时,使新闻内容方便读者理解。
中韩新闻的以上特点给中韩新闻翻译带来许多难点,长久以来,译者们在翻译时基于不同理论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翻译方法,在提高译文准确性的同时,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简洁性。在以往的研究中,采用了以下翻译方法。杨金花(2019):直译、意译、音译、释译等。马峥(2020):添词法、缩略语译法、长句译法、直译加注释译法、改译法。吕钼(2006):直译、意译、增词法、转换语言形式、补偿翻译、意译、分解式翻译、复指式翻译、不变式翻译。易芳(2018)借词、仿造词语、直译、词性转换、调节、等值、改编翻译等。장징(2020):词性转换、零翻译(英语)、“无变动”翻译、标题重构、部分省略、术语代替、句式转换、变译等方法进行翻译。孙泳(2018):直译、意译、补充说明。毛安安(2021):直译、意译、零翻译、音译。孙迅(2014):逐词翻译、直译、改译。
上述学者使用翻译方法中,直译、意译、改译、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六种翻译方法,最少的出现了两次,最多的出现了九次,而其他的翻译方法在上述材料中仅出现了一次。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在翻译时,采用的翻译方法混乱,并无系统的归类,有的只是根据实际翻译情况找出适合其翻译的实际操作步骤。
二、翻译方法的系统构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翻译的策略、方法、技巧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在部分硕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中发现,部分学者将翻译实践中采用的技巧作为翻译方法对译文进行分析和研究,甚至会有将翻译策略作为翻译方法进行使用的情况出现。本文研究的翻译方法,是一种相较于翻译策略更为具体,相较于翻译技巧更为抽象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多种翻译技巧的集合,也是翻译策略的例证。熊兵(2014)将翻译方法定义为:在翻译时,将某种翻译策略作为理论指导,为实现读者或译者的特定需求所采取的特定的步骤、途径、手段。
基于以上观点,熊兵(2014)在归化和异化的理论框架下,为实现归化和异化,提出了意译、仿译、改译、创译、直译、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8大翻译方法。其中,意译法还可再向下细分为释义法、套译法。在以上翻译方法下,还涉及到增译、减译、分译、合译、转换五种翻译技巧的使用。(同上:82-88)这一研究为构建系统的翻译方法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董跞(2021)认为:熊兵提出的五种翻译技巧与八大翻译方法并不是上下位关系,翻译方法应更加宏观,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则应用于细致入微之处。
在此种基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分类以外,黄忠廉(2009)在《翻译方法论》中提出:“翻译实践方法可以分为全译和变译,其中全译方法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合译7种技巧,变译方法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述、参译、仿作12种技巧,两大方法共19种翻译方法。”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使译界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适用于汉语语言体系的翻译分类方法。因此,接下来笔者将参考上述文章采用的翻译方法,基于熊兵提出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定义对上述的部分翻译方法能否应用于韩语新闻汉译进行归纳探究。
(一) 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1. 零翻译
“零翻译”,指的是不对源语进行翻译,直接将其引入到目的语中。既可以故意不翻译源语将其直接引入,也可以不使用目的语中现有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如新闻中的“AI기술”可以翻译为AI技术,其中的AI便是使用了零翻译的翻译方法。
2.音译
“音译”,即将源语言文字用目的语语言中与其发音相似的文字表达出来的翻译方法。当源语词义在目的语语言中存在词义缺失或空白的情况时,无法从语义、语法转换层面下手的情况,可以采用音译法。如韩国泡菜김치,其中译名改为“辛奇”就是考虑为方便传播,选择了发音与韩语原文发音相似的文字音译后得来的。
3.逐词翻译
“逐词翻译”,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翻译时,不考虑源语和目的语在构词法、句法、语义层面的差异,进行词对词、字对字地对译。例如:성형 공장의 속도전 整形工厂的速度战、추락하는 한국 경제엔 날개가 없나 正在坠落的韩国经济没有翅膀吗。
4.直译
乍一看“直译”与“逐词翻译”相似,但二者亦有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直译允许适当的语序变化和结构转换,但不可以转义,无需一字不落的“一一对应”。如:프놈펜서 한미외교장관 회담 韩美外长在金边举行会谈、인도 태평양 전략을 수립해 나가는 데 있어서 중국과의 관계, 일본과의 관계, 여기에 대한 우리의 입장 韩方对印太战略树立过程中如何设定对华、对日关系问题的立场。
(二) 归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1.意译
“意译”与“直译”相对应,在处理词汇的意思、修辞、比喻时采用转义的方法,将源语转换为地道、流畅的目的语语言。“意译法”还包括两种方法。分别是“释义法”和“套译法”。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法”可译为‘어떤 일이든지 성공은 모두 작은 것들이 모여 이루어지는 것이다.’“套译法” 可译为‘ 천리 길도 한 걸음부터.’
2.仿译
“仿译”即以原文为参照,在不失其要旨及关键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省略(缩译)或扩充(增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 泛海揚帆(돛이 배를 도와주듯이 학생창업을 도와준다는 뜻함)-충칭 대학생 창업활동 삼성전자·LG전자·현대자동차 등 국내 대기업들은 이미 1990년대부터 인도시장에 진출해 성공을 거두고 있다. 三星电子等韩国大企业早在1990年就进入印度市场,并大获成功。其中,前者通过加注释,将原文内容扩充翻译,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后者通过省略列举的韩国企业,完成了缩译,保存了关键信息。
3.改译
“改译”指为达到译者或目标语读者的一定要求(如甲方需求等),通过词语替换等技巧在翻译时对原文内容进行修改。
如:살아나는 부동산 경기 건설사들 싱글벙글 房产经济复苏,建筑公司“乐开怀”
原文是韩国《东亚日报》一篇报道的标题,该标题中的“싱글벙글”可直译为“微微 (笑),笑眯眯地”,其原意指的是眼睛和嘴微微地动着,无声地、灿烂地笑着的样子。《东亚日报》的译者为了将原文中对建筑公司的拟人化描写翻译出来,将原文的语义进行改译,将表示开心程度较轻的“싱글벙글”改译为更能体现建筑公司心情的“乐开怀”。经过这样改译,原文中建筑公司因房地产政策变动及股市走红产生的喜悦之情在译文中得以完全表达,从而忠实的将新闻内容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并使其能够切身体会原文的风采。
4.创译
“创译”与“仿译”相似,为达到译者或目标语读者的一定要求(如甲方要求等),抛弃原文外壳,把原文主旨进行二次创作。与“仿译”不同的是,“创译”的译文很难从内容和结构上找到与原文的关联。如:1초가 급한데…119 위치추적 '서울서 김 서방 찾기' 生命救援迫在眉睫…定位追踪服务效率低下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以上八种翻译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单一化的。即在翻译同一篇新闻时译者基于不同的策略、目的、需求,所采用翻译方法不同。即使是在同一段文字、同一句话中也可能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正如韦努蒂所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方法,终究译文将会以“归化”的文字形式出现。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使用从来都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支持、互为支撑。
三、结语
本文列举了不同学者在进行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采用的多种翻译方法,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探究了部分翻译方法在韩语新闻汉译中的应用情况。此外,笔者都参考了前人对以上翻译方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定义进行了引申说明。针对每一种翻译方法,举出了代表性的例子。尝试举例证明了,在中韩新闻翻译中,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指导下的意译、仿译、改译、创译、零翻译、音译、逐词翻译、直译等翻译方法的使用是有迹可循的。想要更好的翻译中韩两国的新闻,需要充分掌握两国语言特点,深入理解相关翻译理论及方法,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俞建村. 论新闻报道的翻译特点[J]. 上海科技翻译,2001,(03):25-27.
2. 杨金花. 韩国主流媒体中文网站的新闻翻译[J]. 新闻战线,2019,(12):113-114.
3.马峥. 外宣政策下中韩网络新闻翻译方法初探[J]. 传播力研究,2020,4(19):11-12.
4.吕钼. 韩国语新闻报道翻译小议[D].中央民族大学,2006.
5. 易芳. 《首尔新闻》经济政策栏韩中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6. 장징. 한중 뉴스 번역 양상 고찰[D] 韓國外國語大學校, 2020.
7.孙泳. 《东亚日报》网络新闻韩中翻译误译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8.毛安安. 韩国驻华外交机构官网新闻标题中韩翻译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
9. 孙迅. 韩汉网络新闻标题翻译研究[D].烟台大学,2014.
10.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2014,35(03):82-88
11.同10.
12.董跞. 翻译技巧与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的区别及其分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02):186-189
13.黄忠廉. 翻译方法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