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分析
黄丹丹 王紫建 何颖卿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丹丹 王紫建 何颖卿,. 报社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新闻传播,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8141.
摘要: 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传统的媒体技术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媒体行业。并且在多功能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报社的新闻功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除此之外,新兴的新媒体技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媒体技术,成为了目前进行新闻传播和宣传的主要方式,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能够更全面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消息以及相应的活动内容。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报社;新闻传播;功能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8141
基金资助:

一、报社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闻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报社并没有迎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要求,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媒体技术,然而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势下,运用传统媒体技术的报社面临的压力也是变得与日俱增起来。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问题的出现无疑是在告诫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的找出报社新闻传播的发展问题,尽可能的改变报社新闻传播的现状,强化报社的传播效率,能够在主流媒体中占据着一席之位。

然而,相关的新闻传播部门没有对新闻内容陈旧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新闻题材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报社人员只侧重于报道独家新闻,而报社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在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下,信息的来源方向和历经的传播途径都是差不多的,并不会过多的引起读者的关注。

因此,报社要想在主流媒体中占据一席之位,就应该及时的对所报道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不仅要足够的贴近实际生活,还要在言语用词上以及题材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才能够进一步的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

(二)报社与受众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互动

在报社的工作中,报社充当起进行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报纸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将所要进行传播的新闻报道进行及时的排版和编制工作,以纸媒的形式方面受众了解社会中发生的新闻事件。然而,在实际的报纸报道中,大多数报社多采用的大多都是单向的报道方式,受众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报纸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报社并没有及时的了解受众的需求,往往发表出来的新闻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受众的眼球。

由于报社和受众之间缺乏实际的互动交流,往往导致受众对于报社发出的新闻报道的反馈率是非常低的,进一步的会导致报社所受的关注度发生逐渐降低的现象。因此,报社需要及时的调整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良好、有效的交流方式,实现与广大受众进行频繁互动与交流的发展要求,方面了解目前受众的偏好,进一步的有效提升受众对报社新闻报道的关注度。

(三)报社新闻的传播渠道比较单一

就目前新媒体行业的传播媒体技术而言,报社新闻的传播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单一化的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新闻传播发挥其的功能作用,换句话说单一化的传播渠道对新闻传播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般而言,报纸数量过多,会导致许多新闻内容没有被读者及时的看到,就会被湮没,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造成了新闻信息资源的浪费,也对报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除此之外,单一的新闻传播渠道已经难以满足受众及时了解新闻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单一化的新闻传播渠道严重阻碍了报社向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实现报社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报社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传播渠道,进一步的满足现代化信息社会对新闻传播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满足受众对于获取新闻知识的渴望。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功能的有关分析

(一)拓宽新闻的传播渠道,扩大受众的范围

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我国大多数报社面临着许多运营方面的问题,报纸的新闻报道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纸媒报道方式,数字化的报道方式逐渐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的位置。生产新闻内容的能力原本是报纸最突出的一个优势,然而在新媒体技术的主导作用之下,原本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劣势,单一化的传播渠道限制了新闻报道的发展水平,不利于我国的新闻报道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因此,在新环境的影响之下,报社要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特点,重新整理自己的传播渠道,逐步的扩大受众的范围,同时报社还需要结合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建立良好的新闻传播平台,能够有效的扩大新闻报社在在媒体行业当中的影响力度。

与此同时,报社还应该利用多种终端载体,对新闻报道进行分流处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闻媒体资源的重复利用,同时也可以避免新闻资源的浪费,既可以拓宽新闻的传播渠道,又可以扩大受众的传播范围。

(二)提高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丰富传播的内容

从现阶段新闻报道的发展形势来看,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不断丰富传播的内容以及不断提高传播的互动性,才可以对新闻报道实现创新的要求,这也是实现新闻报道创新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新闻的报道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介组织内容,而是逐渐地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换到了专业的传播媒介当中,也就是说在此转换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内容的讨论当中,进一步的实现了大众传播与媒介传播的有机结合。

广大受众群体可以广泛地参与到新闻媒体的报道当中,方便受众更加清晰的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方便群众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此同时,通过报社人员提高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可以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度。

除此之外,报社人员还要及时地丰富新闻报道的传播内容,及时的对所报道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不仅要足够的贴近实际生活,还要在言语用词上以及题材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新颖性,才能够进一步的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

三、结论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势必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以计算机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从目前新媒体的发展中来看,新媒体技术成为了当前进行新闻传播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对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的功能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长海.新媒体环境下报社新闻传播的功能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24).
[2]齐静岩.新媒体环境下日报新闻传播的功能分析[J].新闻传播,2017,(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