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严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严超 ,. 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 体育学报,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80.
摘要:
作为整体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无论是在学生的那个夹断都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游戏既是提高学生对课堂兴趣的一个方面,又是适应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样,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把精力放在文化课上面,而体育课就变成了自习课,这对于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教师也没有更好的利用已与游戏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关键词: 高中体育课堂游戏
DOI:10.12721/ccn.2021.157080
基金资助:

前言

如今,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中,体育教学正逐步由非重点不重视向素质提升的教育过渡。游戏化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与此同时,体育游戏能让学生在一个愉快、有趣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体育运动还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有效地把游戏运用到体育课堂上,并在游戏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充分的享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1 游戏化体育教学的特点

1.1 目的性更强

老师让游戏教学渗透于体育课程之中,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贴近课堂目标,带着学生融入其中,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作业也不再像无头苍蝇,把体育当作浪费学习时间的科目,而且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能提高脑力,一举两得。

1.2 教育性质

体育课本身就具有对学生进行不断教育的目的,而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中,也不应过分的娱乐化,应追求寓教于乐;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游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实现寓教于乐。

1.3 内容丰富

无论是哪种有媳妇的方式,其环节都肯定是丰富多样的。如此,教师的游戏教学内容也不会重复,学生也不会感到疲倦。体育课教师在课堂游戏的设置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特点展开。

1.4 竞争性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的发展上,有着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特点,也更加有竞争和挑战的意识冲动。由此带来的积极效果就是让学生更加热情、努力地参与到游戏中,在竞争中解读开放、公平、公正的含义和内涵,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全面发展,从而创造出优秀宝贵的人格品质。

1.5 趣味性

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不同于过去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的加入还能使课堂更加有趣。由于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贴近高中生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其中。

2 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2.1 增强体质

强健的体魄对于学生在学习上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在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前提条件。运动游戏在体育课堂上更多地关注相互参与,因为运动员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劳动,带动身体各功能进行协调运动,这些对于提高学生体质有很好的效果。

2.2 发展脑力

体育课中运用到游戏化教学,其内容多样、形式也多样、教材多样,灵活多变,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观察、敏感度等,使学生的判断力、记忆、创造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2.3 提高兴趣

运动游戏既有娱乐功能,又有趣味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机智活泼的特质,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学生在兴趣上各展所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3 游戏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3.1 内容与现实结合

在体育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运动任务的完成除了师生之间的配合外,还需要硬件作为前提条件。因此说,游戏化教学中的内容需要紧密的与教材所结合,以及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趣味与锻炼并存。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就会导致教学中出现脱节,教学任务更难达到,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自然,教师也要做到使体育游戏硬件设施能够与其配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研发,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根据投掷铅球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投掷手榴弹比赛,让学生自行携带矿泉水瓶,将沙子灌入内进行比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使课堂教学游戏顺利进行,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3.2 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

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在教育应用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运动游戏化教学也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通过合力、科学的方式认识到学生的现有水平、身体状况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进行差异化对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需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教学内容后,再开展游戏活动。再者,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老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使每一项游戏都更符合学生的节奏。

3.3 加强师生交往沟通

师生应建立平等的关系,经常交流互动,尤其是在体育游戏中,更要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因为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最终受益人也是学生,学生自己也更了解自己,让他们自己设计游戏所摩擦出的火花更大。此外,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能够相互了解,学生也更愿意配合老师工作,那么教学工作将会更加顺利地展开。在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一旦采纳,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思绪受到重视,也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因此,民主、和谐的气氛对体育游戏化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教师也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学生一起玩,这样,游戏教学就能达到游戏化的效果,这种互动不仅让师生关系更紧密,而且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3.4 合理设定游戏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就运动游戏而言,应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以便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更加有组织,不会造成混乱。体育运动中易产生无序现象,在规则约束下,将学生分组,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

3.5 搞好课后总结评价

对运动游戏进行课后评估,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的可以完善推广,没有达到时要找原因,如果还不能停止这种游戏操作。评价结果时,教师应做到公平合理,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可给予表扬,对表现不佳者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与爱护,体会体育的强大魅力。

4 结语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探索新的模式,游戏化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全新途径,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自然,体育游戏化教学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平台,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思想训练,用游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晓丁.初中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析[J].赤子:中上旬,2020(24):263.

[2]陈显江.高中体育游戏化教学探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1).

[3]章玮,孔红新.改革高校运动的思考[J].宣春学院学报,2005,27(6).

[4]初永和.高校运动会由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的思考[J].2006,28(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