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从理念到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研究出适合农村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将“健康中国”的理念广泛传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美育内容和教育契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育素养,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美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内涵探讨
实施核心素养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将“德、智、体、美、劳”进行有机结合,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渗透美育思想,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1.1教学设计的和谐美
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符合教学规范(每堂课都要符合经典的“三段式”)。体育课的与其他科目相比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而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高效运转状态的过程,其机能活动能力(工作力)总是从相对的较低水平逐步地提高到较高水平,然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最高水平,最后再逐渐下降。所以,体育教师把握好学生时间、精力分配上的“黄金分割”点,让学生在运动之后能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从而达到运动助力学习,从运动中获得能量的教学目的。
1.2组织课堂的语言美
体育教师应提升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规范的体育课堂应符合“老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科学严谨,要做到“说得对、说得准、能说出重点、能突破难点”;其次,教育教学应具有艺术性,讲究“精练、形象、幽默、节奏明快、抑扬顿挫”,用度韵律化的语言提示并激发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幽默美、精练美、节奏美、韵律美。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同其他教师一样注重课堂用语的引导价值,提升体育教学用语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1.3组织教学的严谨美
体育教学情景发生在户外运动场,开阔的空间对体育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位学生都处在“动”的状态之中,一节成功的体育课要求在45分钟内既要充分利用场地,还要尽可能增加练习次数,加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想对处于运动状态的学生达到“收得拢、放得开”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师生合作达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课堂氛围。在体育教学的组织中做到有条不紊严格严谨,也就形成了独特的严谨美。
1.4 教学内容的外化美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运动表现出来,不同的运动项目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美。正确的运动动作都是人体美学与运动力学的完美结合,只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结构相结合,才能将各类运动的独特之美外化。如:体操体现出形体的柔韧之美;田径体现出速度之美;集体项目又体现出团结之美.....保持科学的运动,必然能不断完善体格、体能、适应力、心理机能等,最终通过匀称健美的体形、矫健优美的身体姿态、朝气蓬勃的心理面貌的外显,塑造出个体内外统一的和谐之美。
1.5 体育运动的精神美
各项运动项目,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每位参与者都在运动对抗中挖掘个人潜能,突破心理自卑,从而克服意志的薄弱......体育活动可以使参与者展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风采,促使参与者达到更高的精神追求及人生境界。体育运动通过运动的过程来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自信、勇敢、顽强、的性格特征和团结信任的集体精神,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人生。
2、美育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1引导学生自觉塑造美的形体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表现出畏难情绪,多数农村学生对体育课程呈现厌烦态度。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美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美育教育使学生转变对体育课程的传统认知,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通过体育与美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各种潜在生理机能得以充分展现,使人体变得强健有力;也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加健美,从而最终使之成为“健、力、美”的有机结合体。通过这种课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遵循美的规律塑造出自己完美、和谐、健康的形体。
2.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因此,农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感被弱化,这要求教师在美育与体育课程相结合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将学生的审美素养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向,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2.3转变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下主要以学生的出勤率和体测成绩为主,而在美育融合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要通过多个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体育课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自身。在此过程中以美育作为评价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重新审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元素,提高其重视程度,在日后进行更好的学习。另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上要丰富,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运动习惯养成,也要关注美育是否助力了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美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应当积极深化美育与体育教学的内涵,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创新授课形式和授课方法使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不仅能够受到“体育”的教育,更能够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成龙.刍议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7(7):117,121.
[2] 王世喜.浅谈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7(2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