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产教融合是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跨境电商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学校、政治、行、企业共同推进的格局。跨境电商涵盖的教育内容是复合型的,包括跨境电商运营、文化间交易、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英语等知识。跨境电商双创教育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因此包括单一实战、综合实战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单靠高校无法完成实战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
以某院校为例,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校企融为一体,打造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融合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改革,发挥山教融合作用,发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纽带作用,共同参与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解决跨境电商人才供应不足、质量低下问题。完善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发展多方利益协调机制、产业发展创新需求挖掘机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双创人才分类层次评价机制,最终以山教融合构建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命运共同体。
1.2合作教育是提高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多元主体的合作教育是产教融合的目的。构建协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整合多方优质创业实践和孵化资源,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多学科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有效解决跨境电商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培养脱节的问题。依托合作教育平台,构建产教融合、合作教育的良好生态体系,解决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新形式教材的开发、信息化课程建设、两师队伍的培养、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等问题。
在“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和国内国际双重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升级的原动力,合作教育依靠高校平台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组建教师队伍。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人才标准,以系统的培养提高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效率。
2.山桥融合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
2.1制定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跨境电商的创新和创业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山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跨境电商双创能力培养方法和个人差异,跨境电商创业能力可以采取分层分类培养方式。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岗位认识)-专业课程教育(核心技术培养)-综合实践性项目教育(自主创业实施)。建立创业课程、研究、沙龙、孵化、创业联盟“五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积极探索“课堂比赛融合”“比赛创造融合”等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深化产教融合,矫正行企业推进协同教育,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开发跨境双创课程,孵化创业项目,融合竞技创业项目,人才评价体系等改革。2.2建立学校行政企业协同育人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行政企业共同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造、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基地,形成创意挖掘和企业需求、项目创新和创业培育、创业孵化、资源对接的载体。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项目服务需要整合需求、投资、推广等第三方资源,校企合作指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项目论证向营销转型的全过程。共同组建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开发创新创业过程体系。校园行企业通过合作教育的跨境电商双创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失能战项目开发和运营,培养创业学生,同时重视双创教师的培养,开展创新创业竞争,进行优质项目选拔。
2.3校企联合开发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能力专业课程体系
推进以“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和“跨境电子商务职业素养”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根据跨境电商创业能力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推进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规定、跨境电子商务、电商团队管理、跨境电商创业模式、电商创业计划等。校企合作制定专业课程和评价标准。以企业专家进入教室的形式开展课程实训或专业综合实训。
2.4依托校内外培训基地,重建跨境电商实践教育体系。
跨境电商课程实践和实践教学项目应与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相适应,设计出接近企业实际项目和岗位的实践培训方案。学校通过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入校、引进项目入校服务、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式,共建校内外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共同实施实践教学计划。整合校企双方的师资力量,依靠实际项目指导学生开展跨境电商运营的实战。
2.5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跨境电商创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确立以“跨境电商创业能力”为重点的评价评价方式和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根据跨境电商的不同阶段,进行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评价。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评价标准和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为重要依据,涵盖商业创新、创业机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创业效率等维度评价,由双导师进行流程和终结性评价。
3、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3.1跨境电子商务教育一体化深入发展。
该院的电商专业群是省双高专业群,以跨境电商纺织产业为特色。以职业院校本土化经营和服务区域经济为基础,依托“世界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省对接了绍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平台。跨境电商商学院、直播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等生产教育融合平台12个,校企建立了电商直播专业窗口、丝绸线电商、数字运营、商业数据分析等工作室。2021年,该院与地方商务局成立了跨境电商管理大学,目前与阿里巴巴国际站、SHOPEE、EBAY等跨境平台、中国轻纺城、KOGAE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市场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
3.2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要通过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性的各个部分渗透到创新和创业的培养意识中,实现了全面的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基于层次分类、现代学徒制、社会服务工作室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跨境电商双创教学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教融合构建高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做到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区域产业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梁健屏.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探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5):36-38.
[2]李爽.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高校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学周刊,2021(36):3-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01.
[3]张芸婷.“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的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11):136-138.DOI:10.19461/j.cnki.1004-8626.2021.1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