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部分的市政建设都坐落在城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若不重视环保,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居住环境,严重时还会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长期下来,整个城镇的生态环境都会受到损害。为此,参与城市建设的各方面都要强化环保观念,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市政工程环保施工的价值
1.1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个国家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节能、环保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被人们所接受。市民们也非常重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项目。将节能、绿色、节能的新型科技,高效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建造,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城市能耗高、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人民的生命品质得到了提升,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
1.2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度
就目前国内的城市建设情况而言,多数工期较久,项目规模也比较大,无法保证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另外,若不够完善的施工计划,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所选用的设备不仅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生态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因此,在当前阶段,建筑工艺应着重于合理地使用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冲击,协同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致力于提高居住条件。
2、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2.1噪声污染
自工业革命后,各类机器的发明与应用,为人们的生活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活力,但也制造出了更多、更强烈的噪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因建筑机械及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大,对居民的正常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其结果是建筑噪音具有随机性、不规则性,加之其强烈的噪音干扰,使人的听觉受到极大的损害。耳朵不舒服,还会有头疼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危险。
2.2 大气污染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的粉尘,而且在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出很多的气体。如果这些粉尘和尾气在空中迅速地扩散开来,那么它们的扩散面积就会变得非常大,扩散的速率也会变得更快,对工地附近的空气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周围的居民和建筑工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一般来说,大气是一种无色、看不见的特性,人们是通过从大气中吸取氧来维持生命的。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粉尘和尾气,这些都会对天然条件下构成大气的各个组分的比重造成影响。导致住户不得不呼吸有毒的气体,危及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2.3水污染
在城市建筑的建造中,最符合生态环境的要素就是水。并且使用量很大,所以更有必要在野外控制水源的污染。一般来说,建筑工地对水资源的污染,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建筑工人所排出的家庭废水,或是在清洗的时候,生成了一部分的废水,却没有得到有效地排出。还包括很少有降水引起的地面产流和浆液向水中流动的损失。在这个时候,工地周边的水体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变化,污染物的含量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加剧了水源的污染水平。
3、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与措施
3.1扬尘污染防治
在进行粉尘防治的施工活动中,如果有交通工具碰到有运送泥土、沙石的现象,工地负责人要对交通工具的载重进行严格的限制,超过规定的绝对不允许;为避免对城市公路产生过大的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对场地进行全面的封堵;同时,在运送车辆离开之后,要对经过的道路进行必要和适时的清理,确保可以清洁地进出;清洁地离开,与此同时,在工地入口必须依照有关规则,将洗车的台面摆好。上述方法不仅减少了物料损失,而且还可以防止工地出现粉尘污染的状况。
3.2自然生态平衡维护措施
首先,在城市道路交通项目的施工流程中,应加强对道路沿线建筑工人的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与知识水平;使环境保护及绿色建筑的观念越来越深植于人们心中。其次,在建筑的进程中无需选取便捷简便的路线及通道。另外,还要兼顾其它公用用地的使用,在完工后尽量进行修复和修补。第三,场地内建设的临时公路要尽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防止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损害,使有利的建设条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降低城市环保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害。
3.3噪声污染防治
(1)建筑企业应强化文明工程的管理,提升员工的质量,向员工进行安全文明的教育,并解释其作业的注意事项;让他们能够熟练地了解施工过程,根据环保文明的建设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工作。(2)对施工工期进行规划,尤其是在某些噪音比较大的工程阶段,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们的正常休假,降低晚上的建设;(3)减少建筑噪音,尽可能选择噪音较低的装备和工序,同时要加大对设备的维修和维修,减少机器的噪音。将建筑产生的声响控制在国家许可的限度之内,(4)在工地四周设置隔音装置,采取密闭的施工方式,尽量选择能够减小或阻断声音传播的隔音棚等条件下进行,(5)实行倒班,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能长时间处于噪音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要对员工进行优化分配,尽量减少他们与高噪音设备的时间。
3.4 降低水污染
我国的城镇污水治理整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水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城市建设单位需要根据建筑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工业污水,制订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如果恰当地处置了泥水和搅拌设备的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置的,一律不得排入下水道系统和周围的河道。工地内一切生活废水不得向周围水域排放。
3.5废弃物污染防治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垃圾分类处置技术、垃圾收集技术、垃圾回收技术和垃圾集中燃烧技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对高温蒸气和废弃物进行消毒,再视垃圾类型选用焚化或填埋方式。在一般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可以把所采集的固体废弃物送入固体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而对纸张废弃物则可以再循环使用。对家庭废弃物可以作为化肥来利用。而对难循环利用的固废则要经过专门的处置才能填埋或焚化。在《环保技术规程》中,有沥滤液工程工艺规程,其中对沥滤液的处置方法作了具体的说明,采用混凝挤滤或干化的方法进行填埋;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目的。
结语:在新时期,新的发展思想下,城市建设要遵循“绿色发展”的原则,加强对建筑环境的保护工作的关注,以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治理手段,实现建设费用和环保利益之间的均衡,形成一种长期的环保治理体系,为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左军.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07):82-83.
[2] 孙克园,王彬.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4):175.
[3] 赵风霄.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分析[J].居业,2018(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