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比例较大,并且在中职学校当中电子电工相关专业也是最多的。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电工相关专业,目前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为严重缺乏创新,从而使老师不能在课堂教学期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得到显着提高。本文充分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展开分析,以期为日后的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一、创建开放的学习课堂
电子电工专业所学的知识处在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因此,教师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借鉴优秀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可以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开阔思路,实现专业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要基于实际情况,运用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建立一个开放的课堂,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新课标提出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便是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提升创新能力这个教学目标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电工教育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往的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创新教育,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了建立一个高效、开放的教学体系,专业教师应当对教学手段、教学空间、教学形式等,进行开放式的创新。例如,在讲解《电子机构和检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情景设置,如电机组装动画展示,以及实践探究,如组织学生拆装电机,让学生深入地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创造出一个高效开放的课堂,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其发展。
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伴随着学生的阅历与知识量的持续增长,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也呈现出一个正相关的发展状态。大脑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发展。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策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等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实际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在电子电工相关知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并且引导其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绕动电阻》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如绕动电阻是否会存在完全相等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水平。
在众多的思维方式中,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对于提升大脑的灵活性与灵敏性意义重大。因此,在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中,要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找到思考的问题具体是什么,然后以此做发散,多方位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单相电机》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单相电机进行全面的思考,如应用优势、应用现状、改进措施等。
一个完整的创新思维的塑造,不仅需要对发散思维进行训练,还要对聚合思维进行提升,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聚合思维指的是归纳与推理、抽象与比较等方面的能力。针对聚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等实践工作来展开。例如,在《旋转磁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总结出磁场形成的要素有哪些,让学生学会从个别推演到普遍的思维方法,真正地树立起聚合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思维水平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要在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思维训练活动,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也比较庞杂,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懂。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元的教学策略,去提升学生的创造兴趣。
其一,教师要明确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目标,要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去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在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调研,确保教学内容满足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听取学生反馈,做出适时的调整。例如,在《单相电机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融入自动控制等前沿的技术,让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单相电机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对未来的技术做出展望,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更多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水平。
其二,要做好对学生的情感管理。电子电工专业所学的知识较为复杂难懂,学生更容易遇到学习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融入丰富的情感,挖掘有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创造的魅力、提升创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电子电工知识的讨论,如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洗衣机等图片后,向学生提问道:“这些家电的转动部件是什么。”这样一来,知识就很好地融入了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要避免教学中的乏味现象,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如教师可利用故事、游戏等,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最后,教师要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提升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分拆电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到电机分拆的过程中来。
结语:总之,教师应当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逐渐摸索出适合当代中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逐渐提高自身能力。中职学校可以为社会不断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从而缓解国内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汪宝玲.小议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