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城市规模化建设逐渐成熟,不仅为城市整体经济效益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间接的提升了建筑行业的建设标准。对于现代化的城建工程而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的优势特点,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在建造技术上都有着突出的表现。所以,建筑企业要在结构设计工作的落实上给予足够的成本投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促使施工工作达到既定的效率需求,不仅降低了工序衔接的复杂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过多的材料浪费,为稳定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屏障。
1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优势
1.1 节省材料、绿色环保
同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装配式混凝土能够有效的节省材料的使用、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与国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相契合。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节省材料使用环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所需材料的特殊性,需要较多的钢材和混凝土,如果在施工阶段没有制定好高效的使用方案,就会导致钢筋和混凝土的大面积浪费。但是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言,结构的主体都是在工厂中提前预制的,省略了现场加工操作的部分,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已经完成好的设计图纸,有效的将所需材料实施分配,进而在河里范围内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应用;第二,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环节。钢筋混凝土结构所需材料的调配与拌合涉及到的人工操作较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参与,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直接给建筑工程埋下难以预估的质量隐患。但是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言,主体结构的组成形式大多以拼装为基础,不需要过多的人员参与,所以有效了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缓解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压力;第三,绿色环保理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搅拌和制作,都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的,因此会产生废弃材料污染周边环境。而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整体结构的组装、制作都是在加工成提前完成的,摒弃了传统的现场操作,因此不会产生过多的废弃材料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保证已有生态系统不受废水、废渣的污染。
1.2 降低成本支出
从以往施工经验中不难发现,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建设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量的投入,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企业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资金压力。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可以在人力、设备、材料等方面减少投入。第一,在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进场准备阶段,所需要组装的梁板、混凝土柱、盖梁、格挡等部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不仅避免了工序繁琐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还减少了人员投入的成本。第二,在所需预制部件运输到施工区域后,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设计图纸的引导开始部件的安装和调配,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了正常的施工时间。第三,施工之前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已经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材料的实际用量,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设计图纸开展每一项工序的落实,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浪费。所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相较于以往的施工类型更加的经济、实用。
2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浇筑装配式混凝土的预制设计和技术
为了能够确保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符合规范要求,在开展设计阶段的进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周边条件、气候类型等方面实施针对性的勘验和考察,然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对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持续的精进与创新,保证浇筑装配式混凝土的预制设计和技术与建筑项目的具体需求相契合。与此同时,施工方案的完整度必须合情合理,要对整体的施工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质量是保证后续建设标准的基础,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每一种钢材的使用方法了然于心,要按照设计图纸以及部件的型号进行采用针对性的预埋方法,要使钢筋绑扎的紧固、牢靠、稳定、安全,尤其要注意承受荷载较多的位置以及焊接的位置,完成以上工序后,要在第一时间开展验收、核准的环节,避免细节问题的产生。
2.2 叠合板式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与技术
就目前混凝土剪力墙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而言,确定其结构构件的形式十分丰富,如叠合式板墙与楼板、预制楼板等多种类型。由于叠合式楼板是由底层预制板和钢筋共同组成,所以可以将其称为后浇混凝土施工模板;联合式板墙是由预制板及钢筋构成,在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预制板中间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
2.3 构件吊装的设计与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建筑施工单位需明确施工现场人员的基础职责与责任,及时制定构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保证相关人员在施工操作中保持有章可循。对此,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基于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体系,并在交底中明确施工环节,促使所有施工人员明确自身职责。管理人员还需基于当天具体施工情况做好构件数量数据分析表,提高施工管理与数据统计的规范化,保障所有施工人员可在日常管理中履行自身职责,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建造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其不仅能切实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还能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工序、节约造价成本、维护生态环境等。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充分发挥该技术真正作用,以此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修超.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6):53-55.
[2]曹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1(21):114-115.
[3]程樟闽.浅析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J].江西建材,2017(17):86-87.
[4]冯国华.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进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1):39-40.
[5]肖鸿雁.典型的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新技术分析[J].门窗,2012(07):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