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大难题,二者密不可分。然而,过去由于受传统环境观念的束缚,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作用
1.1营造居民健康生态环境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充足的水资源是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保障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调节气温,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空气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还可以稳固水土,减少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和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综合治理,为居民建设健康的生态环境。
1.2发挥群众之力有效治理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通过设立环境保护项目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等措施,对各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开展,增强了社会各界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应当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将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牢固树立在人们的心中,借助群众的力量,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水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化。
1.3建设旅游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充足且优质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空气、食物资源以及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2.1生态环境建设不合理
首先,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导致的环境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生活等方面也随之发展,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废水量激增,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等的随意排放和过度排放对流域内水资源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大量污水的排放已经超过了自然所能净化的最大承载量,使其丧失净化功能,导致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由此影响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健康也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其次,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保护工作的执法力度不够,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以及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都缺乏相应的规范管理。因此不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不仅会加剧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
最后,极端气候的变化造成了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由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以及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等的影响,极端气候频发导致了洪涝灾害、暴雨灾害以及干旱灾害等,加剧了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
2.2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形势严峻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形势极其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甚至出现了水荒的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等导致地区水质下降,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生存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的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由此造成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3制定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
3.1做好水资源修复工程工作
建设水资源修复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健康。水资源修复工程需要根据水污染地区的环境来建设,因为不同地区水体环境、污染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条件不尽相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各地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政策引导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鼓励相关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相关政策实施后,应当定期整理反馈结果,对环境保护建设的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升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2采用生态海绵蓄水模式
不同地区的用水模式应当根据地区的特点进行修改,不应一概而论。城市地区应当采用生态海绵蓄水的模式,该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城市生态的蓄水能力和净化水质的能力。生态海绵蓄水可以将雨季的雨水进行储存,在旱季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缓解旱季缺水的问题。该模式既减少了城市的用水量,又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农村地区应当选择农业节水灌溉的模式,该模式是将作物按照灌溉类型和生长时期的区别进行分类,按照类别决定灌溉的方式是农业滴灌还是节水喷灌。农业滴灌模式可以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了水分的挥发,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定期检查供水设备
水利设施中最为常见的是水坝和水站两种工程,对于提升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具有很大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定期对供水设施的状况进行检查,确保相关水利设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障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部分企业存在缺乏环保意识的问题,这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做到定期更换压滤机和风机,减少企业生产的污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水资源保护的前提。但是,到现在为止,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干旱和缺水的问题,因此,我国的水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负责水资源监管的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水资源安全监测工作,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了监测工作,才能针对水体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珍.分析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科技资讯,2023,21(20):188-191.
[2]叶彬,马勇骥,张乐源,于飞龙.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11):22-25+48.
[3]张瑞.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路径的思考[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4):146-148.
[4]王智.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4(02):162-164.
[5]范怀心,黄静.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