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与装配式建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实现环境有效性城市的措施手段。为了满足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施工单位在开展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管理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标准化的重视程度,明确构建需求,利用合理的手段完成成本管控,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使得国民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模具的管理工作,做好预制构件处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内容,避免出现工程质量不佳的情况。
1.案例研究
本文就湖北某多层项目为例,该项目为常见装配式住房建筑,有关层高的设计在3.9米,楼层数值处在4层标准,并利用外保温体系完成设计工作,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以预制柱作为主要的预制构件体系,以此来确保建筑质量能够满足与其标准。同时,由于该工程对于设计构件的要求,需要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禁止使用飘窗型构件,防止对整个项目内容产生消极影响。
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标准化布置研究
该项目中,主要是以预制柱、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内墙以及预制空调板。
2.1预制柱
预制柱模板由胶合板制造,模板需具备一定的刚性,按预制柱模板的几何尺寸进行裁剪,确保模板的平直,边沿平整、棱角清晰,牛腿有特别的角度要按图面的角度进行倒角,板面切断后的一面外背面50×100mm的直长木,木方接缝要错开,错开的距离以两片胎膜补强孔为佳。方木必须平坦、不弯曲,并确保其平直。钢板与方木结合,需要使用的钢钉,其钉入板面的深度必须与板面平行,不得有明显的敲击痕迹。木材的中间间隔通常是250毫米。
2.2叠合板
(1)叠合板支撑系统需要以铝合金材料为基础,通过对稳定三脚架的应用,确保装配式建筑能够顺利完工。
(2)施工单位在建设中,需要对叠合板系统进行平面布置方案的设计与调整,等到设计标高达到预期标准后,再利用水平尺完成调平工作,而后再进行主龙骨的防止,以此来确保可调节木梁U型托座能够顺利安装。
(3)人员需要依照叠合楼板完成规格的调整,并在楼板下方进行支承点,以支撑体系布置图为基础,进而来确保安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2预制围护墙
围护墙是整个项目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需要人员提前进行底层构件以及标准层的构件的核对与分析,确认相同后,以底层为基础开展预制工作,避开暗柱,确保重复利用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3预制楼梯
在项目一层中,会进行防火墙的安装与应用,这回使得预制楼梯与标准层之间产生明显的设计差异,因而需要提前将预制范围控制在两层楼面左右,进而来达到预期标准。
2.4预制空调板
工程设计中,有关空调板的预制要求,应当考核立面风格和整体排水布局,并从全楼方面进行标准形式管理,确保整个项目能够实现有效预制。
2.5阳台预制范围
该工程中,是依照梁板式全预制阳台开展设计工作,以一层楼面到次屋面开展全方位,标准形式的预制管理工作。
2.6楼板预制范围
在进行楼板电梯间的设计与管理中,要考虑到前室的管线问题,并利用现浇手段,对符合要求的楼板进行预制应用;在楼板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竖向的预制管理,将其控制在两层左右,以此来满足预期标准。
2.7预制女儿墙
针对女儿墙的标准段,施工单位选用预制手段,而在其他部位结构方面,则是利用现浇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
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标准化模数设计
施工单位在进行预制构件设计与管理时,则需要减少对空间构件与门式构件之间依赖性,依照涉及原则,加强对平面化、简单化的管理,在构件单重上,应当控制在5t范围下。
3.1预制剪力墙
在该项目中,主要是从合理角度完成住宅剪力墙的设计与管理,遵循一般性规则,将其数值控制在200毫米标准上,且预制剪力墙与结构厚度都要满足这一要求。
有关预制剪力墙的设计,应当以900毫米开始,将300毫米作为参考模数,以0.9/1.2/1.5/1.8cm为数值向后延伸,由此完成相应的设计与调节工作,这时可以通过进行后浇暗柱的长度调整,实现对预制构件的长度管理,满足模数化的目的需求。
3.2预制围护墙
预制围护墙的核心要求是需要符合构件的运输需求,在设计时,需要以窗宽为基础,从左右两方面进行300毫米的调整,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侧面墙垛的预制管理,选用符合1.2/1.5/1.8/2.1/2.4cm的标准型构件,加强模数管理,进而来去报窗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3预制楼梯
预制楼梯设计方面,应当以实际需求为核心内容,项目设计与管理中,应当加强对整个楼梯的预制建设,楼梯间的净宽数值也要控制在2.5cm,以此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在该工程中,有关楼梯的设计宽度应当处在1.18cm。
3.4预制空调板
有关空调板的预制管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时需要选用1.2cm与2.4cm为标准,并实现对空调板的预制管理,将三边的翻边高度控制在100毫米,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房型左右对称方面的问题,降低成本支出,满足整个工程的建设需求。
4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标准化节点设计
4.1预制剪力墙节点
在混凝土剪力墙的横向缝的上下联结中,使用了一根单螺钉。与加固套管相比,螺钉接头可以降低施工费用,而且具有与加固套管接头相比的优势。也可以使用单根钢筋套筒连接、梅花型钢筋套筒连接、浆锚搭接等连接方式和方式。
本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剪力墙,其两端均为现浇式,并以135度弯曲挂钩与暗立柱相结合。与传统的锚固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工程应用价值,而且比传统的锚固法更短,可以降低设置时预留的钢筋和水平暗柱箍筋的冲突。
4.2预制围护墙节点
在预应力混凝土壁面的上部,预梁箍筋的预应力是由层间和底面的连接处,进而来确保水平力的转移壁面的预埋件和下部壁面之间的位置加固。
4.3预制楼梯
预制梯段上部简支、下端滑动式现浇梁外加用预埋式螺钉固定在预制台阶段板的上下端。
4.4预制空调板
预置的冷气面板(d)在现浇的梁板上伸出了锚。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湖北多层建筑为例,将其应用于建筑结构的标准化、模数化、低成本的施工中,可应用施工之中。本文从构件布置、构件节点及构件的模数化规范化三个角度介绍了构件规范化的设计思路。这种新的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同时也符合现行的相关法规对预制率和各个规格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刘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2020.
[2]高状.关于装配式住宅深化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21(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