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体系中,也许体育教学并没有文化课教育那么重要,但是这对于学生锻炼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重新让教师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及时更新体育设备,融入德育来教学,并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注重文化成绩
在当前的教育里,不少教师依然存在以文化成绩优先,忽略体育对生的实用性。比如当生接近期末考试,大部分文化课的教师会以考试成绩为第一的原则,把体育课程调整为文化课程的自习课,让生在课室内进行期末复习。这是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因为这样会使体育课失去原本的意义,即学生失去了一个强身健体和释放压力的媒介,同时也让德育的以人为本失去价值。
(二)体育训练缺乏德育的引导
在体育训练里,体育训练缺乏德育的引导。而体育教师利用德育来引导学生如何训练就像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得到了灯塔的指引。这不但可以提起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还能体现生在体育学习上的主体性地位,做到在教育以人为本。
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一)理论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
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理论教学之时,老师不能够仅局限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要趁机融入一些体育名人的励志事迹,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又能够将榜样感染、影响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
(二)树立德育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体育学科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门课程在学生的三观,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进行相关体育知识的教学及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当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的解决其问题,另外,在学生的心理及生理上的教育,教师也应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去,并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的德育教学当中。在体育教学当中,要想使得德育教育能更好地融入进去,就需要在每节体育课上,进行和德育教育相关内容的教学,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的方向及目标,这样也能使学生明白自身的学习目标及更了解德育的重要性。而德育教育内容的融入也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三)加强培养团队意识
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成长,德育渗透的效果也要一步步深入下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所以,体育课堂上的德育渗透要与体育教学本身一样,制定德育渗透的规划。德育渗透的主题可以相同,但必须追求越来越全面和深入的德育效果,推动学生逐步成长。鉴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在课堂教学效果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己去感悟教学中与道德品质有关的各种道理,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对德育的认知才能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四)树立良好形象,发挥德育、体育的楷模作用
作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和引导者,体育教师也必须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者的形象。堂堂正正、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当德育工作的楷模,也是体育教师言传身教的资本。为此,从自身做起,以高尚的道德武装自己,给学生当好表率,因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也很容易去模仿学习。当然,体育教师的榜样与示范作用,还应该发挥在体育专业的影响力上。一个既能在日常工作中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的人,在专业水准上仍然勇创一流,那对学生的影响力肯定更大。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做以德育人的榜样,而且要当以技服人的表率。这样,让德育的示范作用与体育的示范作用相辅相成,就能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影响力。
(五)营造一个德育环境
课堂育人环境的打造对于教育学生来说,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尽管是体育课堂,但是,如果体育教师能够精心营造一个德育环境,那么,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就能受到影响,获得教育。因此,不要轻易把体育课堂纯体育化。体育课堂固然要对学生进行体育,但是,成才先成人,“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应该贯穿在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的。学生长期在一个又一个虽负载着不同学科教学任务而又承担着德育任务的课堂中学习,其认知、个性、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这一环境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体育课堂上打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德育环境,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体育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受到德育。
(六)归纳、整理德育教学内容
针对德育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教师在备课和业余时间要对体育课上涉及的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从而使德育教学工作能够有序、正常开展,进而保证德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德育教学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等道德情操;二是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讲文明、懂礼貌等品质素养;三是顽强拼搏、团结合作、自信、公平、规则意识、勇敢坚强等体育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全面认识德育内涵,积极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从而在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的同时,做好德育教学工作,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探[J].华夏教师,2020(27):78-79.
[2]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5(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