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尤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尤婷 ,. 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1 .
摘要:
新闻记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闻记者的素养来自于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操守,在新闻报道中尊重事实内容,切入社会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报道不管是对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来说,都是重要的信息阵地和来源,新闻记者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因此,本文分析了提升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的策略,以供广大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61
基金资助:

新时期下新闻报道途径增加,这也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挑战,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对社会稳定、新闻事业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加强重视自身的素养、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提高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报道新闻,提供对民众及社会发展有益的内容,让受众喜爱与满意。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概述

(一)导向性

新时期下社会舆论具有多样性,且时代发展、思想进步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呈多元化发展,若新闻报道没有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容易让人们对新闻事件产生错误的认知理解,导致新闻舆论不可控,破坏新闻传播环境的稳定秩序。新闻记者应将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将新闻事件真实客观地传播,不虚假不隐藏,这样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环境的和谐性,在保护人们的利益、保证环境秩序的同时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二)真实性

虚假新闻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错误引导,还会降低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影响新闻业的长远水平,导致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下降。所以新闻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应包括还原真实事件,让人们能够准确了解到新闻事件的过程、内容及真相,才能避免虚假新闻对其思想观念及行业自身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客观中立性

新闻记者的解读具有引导性,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具备保持客观中立态度,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分析解读新闻事件时应明确自身定位,给予事件中立评价和中肯意见,避免因片面分析或偏向一方观点而影响民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只有保持客观中立,才能确保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内容合理科学,符合社会主流思想。

(四)大局观

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证民众和谐,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大局观,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于新闻事件来说,其类型具有多样性,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且民众的观点、思想、态度也呈现多元化,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需要提前对新闻事件的后续发展情况、可能形成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新闻报道后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突发情况发生后也能够及时解决。这样才能避免对国家及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和正能量思想。

二、提升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的策略

(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新媒体的出现让更多的人都能够参与到新闻讨论中,但与此同时,由于大众缺乏新闻专业素养,导致了网络舆论场的混乱。不良的舆论风气如若不得到及时纠正,就会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中,进一步降低新闻舆论环境本该有的严肃属性。因此,越是在混乱的环境中,新闻记者就越应该担负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要利用新闻记者这一专业身份,及时有效地引导大众情绪与负面舆论,避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帮助人们强化新闻甄别能力的责任

事实上,负面舆情的爆发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大众缺少信息甄别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中,许多不良信息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以激化大众的不良情绪作为目的而出现的。但只要民众具备了较高的信息甄别能力,就能够降低舆论恶性发酵的概率。基于此,新闻记者应该在对新闻事件真相进行还原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专业优势,帮助大众强化信息甄别的能力。

(三)为大众提供高质量新闻内容的责任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升级,人们的信息“审美”水平也应该适当提升。当人们对于新闻的审美要求提升,新闻从业者审稿质量也会随之升级,这有利于新闻行业整体质量的优化。而要提升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审美”水平,就需要新闻记者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内容。让人们认识到,新闻也可以在拥有专业性、逻辑性、客观性的同时,兼顾文笔上的美观性和易读性。对此,新闻记者们需要不断学习,持续锻炼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为新闻记者进行高效新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也是提升素养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条件。新闻记者应加强自我认知,意识到自身所从事职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提高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度。新闻记者应多进行工作自评和反思,并通过借鉴他人、参与培训等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若新闻记者自身的价值观念有误,其在编写新闻内容时,容易融入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导致新闻事件脱离本身事实真相,舆论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为人们提供错误的认知。而正确的价值观念,能让新闻记者准确客观分析事件,以正确的思想为人们提供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积极了解民众关注需求

为了加强人们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关注度,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新闻记者应在日常工作中所了解人们的关注需求和实际情况,多采取访谈、线上交流等方式与民众进行接触互动,对人们所关心的话题、焦点事件等进行了解,同时深入基层,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无难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事件等,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有用的新闻素材,加以编写报道,这样的新闻事件才更具价值性,所对应的新闻内容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另外,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应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受权势、金钱等因素的诱惑而影响事件报道的真实性,要敢于大胆披露不良行为,坚守职业道德。

(六)提高自身主体意识

新闻媒体行业应意识到新闻记者对自身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能够针对新闻记者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为其提供规范、优良的工作环境。要根据新闻媒体行业要求和相关标准,明确制定用人制度,按新闻工作开展内容、要求等条件,采取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新闻记者的思想、专业能力等进行教育培训。应加强对新闻记者日常工作的监管力度,配备奖惩机制和考核制度,做到赏罚分明,才能更好地约束其行为,提高其自律意识。另外,新闻记者自身在日常也应多学习多实践,在积极报道、真实体会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在新时期下,新闻记者也需要对互联网技术多加了解,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新闻内容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提高新闻内容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不仅仅是单单的一篇新闻报道那么简单,其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新闻记者也不仅是一项职业,更多的是群众的发言人和代言人。新闻记者要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要做好党与人民沟通的桥梁,为人民服务,将责任心放在心头,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促进新闻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清.浅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人文之友,2020(22):116.

[2]孙晓卉,鲁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7):110.

[3]郑可彤,蒋义丹.试论新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2019(07):75-76.

[4]彭伟君.新时代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14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