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下时代社会大众非常关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自本世纪初,我国有关部门就已经提出了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两大发展目标,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土规划工作的重视。为加强城镇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建设力度,有关部门还需要不断的更新空间规划的工作目标,调整相关工作的内容与方法,重视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工作过程,并逐步的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水平,既要发力于现在,又要着眼于未来,由小及大的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具体应用
2021年十四五规划正式开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故宫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指导,开展全方位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将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全域化扩大规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五级三类”等要求,做好“五位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使具体的工作得到更完整的参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包括对我国自然土地资源做出的统筹管理及开发指导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有现代城市建设的监督工作,可以对城市建设起到宏观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讲,对自然土地资源得君统筹管理,需要从其产权、用途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比如当下自然土地资源的使用状态及其信息,该资源是否具有潜在的开发途径等,都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科学的开发指导与规划,依托于国家从上级部门到下级部门做出的工作指导,对某地区的自然资源规划都可以起到精准的把控作用,进而实现对全国土地资源的充分协调,实现高效化应用土地资源。况且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有关部门也依然可以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准确评价现代城市建设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如果城市的建设方向已经有所偏离,则有关部门可以从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出发,及时的对其偏离进行纠正,使现代城市的发展可以与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方向保持一致。而国土空间规划的绩效评价与其他的绩效评价并不相同,主要是从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能否实用的角度进行评价,更注重凸显出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生态化功能。
二、新时代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挑战
现代社会发展中城镇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城镇地区做出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具体的工作提供专项规划与指导。结合城镇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形成综合的管理工作模式,对于城镇地区的发展而言,是具有较强的战略性意义的。在此客观背景下,有关部门要想充分的提升城镇地区的资源利用水平,优化城镇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就需要凸显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部分的实用性,将这两个部分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并落实于具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时间中。而快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城镇已经成为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区域,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时必然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比如传统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城镇区域的发展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传统理念中对于耕地的保护,与新时代城镇经济发展中优化土地空间开发的理念存在冲突;又或者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法与新时代城镇空间规划的需要不适配,单一性的项目管理所理想的目标也是比较单一的;再或者传统的工作机制是不能适应生态修复要求的,建立更高层次的生态修复方案,才能迎合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诸如此类问题,都属于新时代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所需要面临的挑战,逐步克服这些挑战,借助有利因素优化城镇的空间开发格局,才是实现全面整治目标的良策。
三、城镇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优化实践
(一)识别重点规划区域,划定工作示范区
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与传统的生态修复工程相比,更注重“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自然生态环境中也包括山水林田,不仅是人与动物存在生命。在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先准确识别重点区域并予以划分,了解当地各要素资源的具体特征,完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发掘其功能,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应用,可据此追求该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永续发展。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指标体系时,依照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得到的依据,明确了评价的结果以后,在当地列举出重点区域,划分该项工作的重要空间和敏感空间,将各空间按照受损层次进行分段整治,直至“山”、“水”、“湖”、“林”等要素指标都在积极回升,考虑到农田质量下降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发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方式,优化城镇区域耕地情况。
(二)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建立资源大局观
国土空间规划所制定的综合整治方案,是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为具体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实践提供必要指导。有关部门在制定工作方案是,应当考虑该城镇区域内的全要素,制定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修复策略,兼顾各要素的综合修复,如需建设修复工程,还应关注工程的修复时序,为最大化减少人为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为了更好的发挥生态修复工程的加和效应,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工程的不同类型调整其实施的程序。比如在矿山的修复工程中,可以将“治理”作为工程重点,采取部分修复工作,恢复因采矿而破坏的山体植被,既可以降低此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又可以完成生态环境的治理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整治与修复工程往往规模较大且周期较长,所以统筹全局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三)设置资源分配标准,实现人本化应用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虽然属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类工作,但其价值导向依然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谋求更好的发展,治理城镇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也是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消耗。而以往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往往更倾向于对物质环境的保护,现如今的社会已经非常注重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工作导向,积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想,始终关注人民的生活需要,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群众的力量支持。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共同建设,城镇经济发展也需要人民创造价值,有关部门在做出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依照该城镇区域的人口总量及分布情况,进一步制定人均标准,将公共设施等做好均等化配置,以实现人本化应用的目标。
结束语:在新时代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完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的建设要求刻不容缓,建设现代化城镇也需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加以支持。而有关部门要努力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合理分配工作的重点项目,从实践中凸显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价值,以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弥芸,辛云玲,孙瑞鑫,翟晓江.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9):218-219.
[2]赖春潮.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要点[J].华北自然资源,2022(02):135-138.
[3]李葛.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路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