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以开封为范例
苑志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苑志钢 ,. 立足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以开封为范例[J].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2.
摘要:
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产生,其产生必有其思想渊源与社会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概莫能外,其产生也必有其固有的根本与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凝练出的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教化作用,而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种教化并将其作为自身行为选择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
DOI:10.12721/ccn.2022.157062
基金资助:

一、深度发掘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新时代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挖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跨越历史长河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代人的视野中并进而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程。

众所周知,开封作为拥有4100年建城史与建都史的八朝古都,拥有大量富含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作为存在于这个城市每个市民身边的资源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更为直接、有益的精神资粮。

比如说开封的包公文化就可以为“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直接的学习榜样以及精神资粮。众所周知,经过千年发酵,包公现在已经变成了“公正”“法治”的符号与代言人。而包公祠、开封府这些宣传、弘扬包公文化的平台中包含的诸多包公文化元素也为包公文化在开封的弘扬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包公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器物,如“戒石铭”上所篆刻的“公生明”,开封府大堂是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等更是直接为“公正”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直观的资源。而包公文化中的“铡美案”“陈州放粮”“不持一砚归”“开后门”等典故在深入人心的同时也蕴含了大量关于“公正”“法治”的元素。因此,通过宣传完全可以以市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如戏曲、情景剧展现出来,并结合理论宣传员或主持人对于节目的点评弘扬其内涵的价值理念。诸如此类,博大精深的开封历史文化可以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直接的精神资粮。

二、坚持对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封的培育提供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反映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域,就是要通过“双创”丰富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赋予其在新时代新的表现形式,使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内生动力。

目前,开封每年定期举办的几个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节会,譬如清明文化节、菊花节等都充分利用了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并取得了比较好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开封市民文化素养的作用。下一步,应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力度,将诸多处于“沉睡”状态的传统文化资源“激活”。比如说,前文介绍的“包公文化”“岳飞文化”“杨家将文化”“宋文化”等,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还不高,像“包公文化”“岳飞文化”等的宣传还仅仅局限于景区内部,扩散力不足,且宣传形式过于单一,局限于情景剧以及器物展示,无法使受众真正感受到这些文化内含的理念。而宣传结束后,受众往往只是了解了一些历史典故,但无法将其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就容易导致受众“知”与“行”无法统一。因此,今后在宣传开封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双创”的力度,拓宽能使受众“知”与“行”结合起来的宣传理念及宣传方式,强化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度。在弘扬开封优秀地域文化“真精神”的同时,能使受众明悟这些“真精神”该如何贯彻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夫如此,才能真正“激活”我们开封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使其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我们开封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其所蕴含的内生性力量。

三、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抓好青少年这一开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点人群”

在开封青少年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是要切实加大开封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既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又要因地制宜发挥我们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价值观培育中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价值观建设其实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动态体系。其中知是基础、是前提。而承担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的责任主体与主要平台就是学校。因此,我们开封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秉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体系建设,加大教学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第二,要充分利用开封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编撰相关教材,充分利用包公祠、开封府、岳飞庙、禹王台、古城墙等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平台进行现场教学。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古迹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好也是最直观的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开封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传播功能,能使青少年群体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开封厚重的历史以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升其个人历史文化底蕴。第三,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以及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领域使学生记忆、理解、认同、践行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发挥好传统文化“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三观”。综上所述,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教育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这一群体中“内化于心”,并通过各种实践教育使其“外化于行”,成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

[2]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

[3]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