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体育课程受到的关注逐步提升,如何更加高效、合理的开展体育课教学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实际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提升,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环境的成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在学校体育课中积极展开体育游戏,积极尝试各种新型体育游戏,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不断发展。
一、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游戏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体育游戏的实施是十分关键的。从学生自身的身体机能等方面来看,体育游戏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运转,进一步促进各个器官以及肌肉的运动,帮助学生身体能够更加正常的发育,并且可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能力。而站在心理素质角度上来看,体育游戏能够在提升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加大学生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力度,使得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活跃度以及参与度不断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有着明确意识的行为活动,其基本目标就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其主要侧重点还有着明显差异,部分体育游戏倾向于休闲娱乐以及调节负面情绪;有的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还有一些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由于自身具有着休闲性、娱乐性以及趣味性的显著特征,能够吸引各种各样的学生参入,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稳定自身情绪,潜移默化的接受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同时,体育游戏在进行竞赛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将量化作为指标,来决定最终的游戏胜负,这种体育游戏的表现形式,不仅是学生之间体力的竞争,也是智力竞争,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智力于体力的有效结合。因此,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活动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思维应变能力以及积极的进取精神。
二、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重视学生实际
在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在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合理化与高效化设计,避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的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或不适用于中小学阶段学生等问题。在进行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的设计,保证游戏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时保证游戏开展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提升以及对学生的心理思维发育都具有积极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体育游戏,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状态,能够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优化完善,避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游戏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兴趣下降或者积极性减退等问题。在进行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游戏设计的参与,从而能够使游戏的设计更加切合学生实际,能够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与喜爱。
例如,在进行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邀请班级体育委员进行游戏的设计。通过体育委员的参与,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喜欢进行一个叫跳房子的游戏。该游戏是学生在地面上进行区域的划分,从而以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进行跳跃,从地上所画的房子底部跳到房子顶部再跳回来。教师在了解到这一游戏后,对学生进行课堂游戏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为满足学生立定跳远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将跳房子游戏中的单脚跳换成双脚跳。通过要求体育委员进行游戏设计的方式,使游戏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进而游戏在应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学生的充分热情喜爱,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热情的培养。
(二)多样性开展
在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游戏化教学应该重视游戏的多样性开展,避免长期应用单一的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游戏素材的积累,能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素材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游戏素材对课堂教学的体育游戏进行合理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多样性开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通过多样性的开展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进行多样性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避免由于过分追求多样性而导致的课堂教学纪律差等问题的出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样性开展方式,对体育能力强与体育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开展两项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打沙包游戏与打地鼠两种游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两种游戏中,打沙包游戏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要求较低,可以适用于女生以及体能较弱的男生进行参与,从而通过这一游戏锻炼学生的移动速度以及意识的激发。
(三)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注重收集学生反馈
在体育游戏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游戏表现进行点评,包括行为评价和游戏激励,评价机制要综合完善,包括学生的游戏表现、游戏进步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存在的体育锻炼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以及观察着的角色,确保游戏在体育课程中顺利进行,同时游戏中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由此在点评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体育游戏的意义,看到自己在体育课堂中的进步,建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摆正体育参与的心态,为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化体育课堂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还应建立有效的游戏教学反馈机制,关注学生主体在游戏当中的参与体验,收集学生们提出来的反馈建议和意见,明确此次教学活动中的可取之处,以及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而且每个学生都是充满个性化的个体,所以教师的做法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个学生的感受,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满意,所以就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提出来,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才会更加成熟。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们真正的爱上体育运动,逐渐的养成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真正将体育锻炼作为自我发展和成长的一个需要。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这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其长期应用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沈诚康.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85-186.
[2]袁海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03):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