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
唐小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小玉,. 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J]. 水土保持与应用,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1.
摘要: 种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资源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种植业生产的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土壤资源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了解和探讨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种植业生产;土壤资源环境;影响机制
DOI:10.12721/ccn.2024.157091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愈发显著。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种植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过度施肥、滥用农药等现象,不仅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结构破坏,还引发了土壤污染、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

1.1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和组成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耕作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结构,打破土壤团聚体,导致土壤密实化和通气性下降,从而影响土壤水分的渗透和保存;长期的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会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活性发生变化,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影响土壤的保肥保墒能力。过度的灌溉和排水也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酸化,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制度也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元素的过度积累和流失,最终破坏土壤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深入了解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是理解土壤资源环境演变规律,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2农药和化肥使用对土壤的影响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壤具有重要的影响,农药和化肥的频繁使用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和化肥积累,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过量施用农药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健康水平。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改变土壤的pH值,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植物的生长情况。最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部分养分的流失,降低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退化的风险。因此,合理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采取科学的施肥和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土壤资源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3种植业生产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种植业生产模式对土壤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单一作物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元素的过度耗竭,增加土壤中病虫害的风险,从而影响土壤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性。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和化肥施用会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密实化程度,降低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农药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容易导致土壤中微生物受到破坏,影响土壤中营养循环系统的平衡,抑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形成过程。水田灌溉和排水不当也会导致土壤中盐碱化的问题,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生长情况。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种植业生产模式,如轮作、混作、有机种植等,注重生态系统平衡,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土壤健康,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对种植业生产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2.1强化土壤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

强化土壤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对于维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土壤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农业生产行为,限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罚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有机种植、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降低农业对土壤的破坏程度。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土壤质量信息,为土壤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注重土壤养分循环利用,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降低对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退化土壤,提升土壤的生产力和健康水平。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对土壤保护的意识,培养农民科学合理的耕作习惯,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土壤保护氛围。

2.2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鼓励农民采用多样化、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如轮作、混作、有机种植等,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提高其科学种植、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其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生态友好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

2.3加强监管与技术支持的实施

加强监管与技术支持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监管,监督农业耕作、施肥、灌溉等活动,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法规,严格规范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排放标准,防止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绿色农药等先进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环保水平。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普及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与优化。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积极营造政策和市场环境,为技术创新和环保型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市场保障,激发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监管与技术支持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3.展望未来种植业生产与土壤环境的发展趋势

未来种植业生产与土壤环境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一方面,种植业将向着更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借助先进技术如精准农业、遥感监测等,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灌溉,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将更加注重土壤保护与修复,通过推广有机耕作、秸秆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促进土壤健康,减少土壤污染和侵蚀。农业生产与土壤环境的融合将更加紧密,生态农业将成为主流,推动农作物品质提升的同时实现对土壤质量的保障。此外,政府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与土壤环境的双赢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种植业生产对土壤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希望该研究能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壤资源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高艺翔,尚颖,张洪立.天津市静海区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5):26-27+30

[2]王彦西.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3.

[3]施少林,陈海燕.试论种植业生产中农药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5):145.

[4]杜雅刚.黑龙江垦区种植业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4(05):66-67.

[5]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