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根本保障。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粮食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1. 农村农机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种地效益的进一步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种田无力、无利、耕地撂荒及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随着土地确权的深入进行、土地流转的速度,流转量的加大,涌现出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等专业从使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各经营主体根据自己所经营的农作物的种类,购置相应的收获农机装置,农机种类单一,数量少,只能满足自用。也有专业从使农机服务的合作社,但主要是服务本合作社内的组织成员,对外承担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事项少,致使农机使用率不高,经济收益不高。各有农机装备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在社会化服务中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导致服务质量层次不齐,收费标准不一,未组成优势产业和产业联盟,未形成强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2. 加强引导,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2.1. 激活农业生产各要素环节,解决谁来种地、如何把地种好,如何增产增收,如何调动种粮的积极性等问题,实现人力变机械、闲田变粮田、低效变高效和多方共赢目标,从政府层面来引导和帮助各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加盟或组立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立足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研究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做不了、做不好的共性难题,健全组织内部规章制度。在服务标准、服务价格、服务合同、服务效果、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和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2. 拓宽业务面,降低生产成本。一是承担本农机服务组织及周边群众的农田,采取代育代种等方式,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增加合作社收入;二是开展统一的机耕、机播、机防、机收增加组织收入;三是根据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生长同期,加强与当地农机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当地家作物收割时间,组织人员、农机装备进行跨区作业。
3. 加强组织领导和扶持力度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好氛围,让懂农村、懂农业、懂技术的的人员加入,并委以重任,谋划和带领组织发展。二是政策扶持,在强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实施中优先考虑,经营好,内部管理完善,信誉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团体,在农机装备购机补贴中,加大对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企业购机补贴比例,三是指导组织规范运作,健全规章制度,生产标准,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确保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保障农民利益,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持。四是加强培训指导。以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为目的,依托政府的优质资源,组织农机从业人员参加 技能培训班,提升班,农机装备展示会,农机服务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4. 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规范化服务
4.1 统一生产标准。按照农作物的生产标准要求,打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4.2 统一筛选供种。选用适应本区域的优质品种,以达到高产,便于统一收获的目标。按品类分片种植,品种的统一对生产环节和产品质量的高度统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后期市场销售奠定基础。
4.3 统一机耕。为解决劳动力缺乏等一系列难题,利用组织自身优势,实现统一机耕,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同时也降低了村民负担。
4.4 统一机播机插。根据农时、种子播种时间,农作物品种统一进行机播机插。
4.5 统一供肥。根据按配方施肥的需求,统一购肥,统一施肥管理,保证肥料质量和农作物健康生长,确保农户满意。
4.6 统一防治病虫害。利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势,对承包的农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治效果优异,防治成本下降。
4.7 统一收割。统一组织适时进行农作物收割晾晒入仓,保证收割时间,降低收割成本。
4.8 统一收购销售。加强与农作物加工企业合作,签订购销合同,收购组织内的全部农作物,保证收购价格不低于市场收购价,以增加农民收入。
5.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创新行业服务方式,通过健全组织结构、完善内部规章、规范财务管理等方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合同、合理确定服务价格、优化服务流程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5.1 鼓励农户、技术能人加入组织。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大量土地资源闲置,以推动机械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户生产增产增收为出发点,鼓励广大农民以土地入社,种植能人、专业技术人员以技术入社的方式,做大做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共同发展致富。
5.2 “点餐”式服务,让农户种田各取所需,轻松自如。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提供产同的服务:一是农户将土地一年或几年流转给农事服务公司挣取租金收入;二是农户将犁田、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环节全部委托公司服务,支付服务费,收获农产品。
5.3 农机共享,统一作业效率高。建立组织与周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装备共享合作机制,壮大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开展统一调度、统一维修、统一培训、统一耕种、统一喷药、统一收获等服务,提高农机高效运转,减少闲置浪费。
5.4 拓展服务新内容,打造综合服务新品牌。一是组织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与农资经营企业联营,帮助服务对象统一调运化肥、农药等农资,减少农户生产成本;二是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药肥,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展示新成果、新模式;三是通过做好全方位服务,在农户心中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5.5 拓展综合服务新内容,提升社会化服务新能力。搭建服务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作业服务能力和农机维修能力。针对大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简单的故障问题,邀请专业农机经销商的专业维修师傅和技术人员、农机专家等开展专门的业务和安全生产培训。
作者简介:
马 娟,1979年生,女,本科,农业工程师,农机推广与培训.
陈 峰,1972年生,男,大专,农业工程师,农机推广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