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研究
琚豫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琚豫婕,.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研究[J]. 中国设计,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66.
摘要: 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技术,将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将生态可持续性和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设计出满足人们基本功能需求的优质建筑。
关键词: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166
基金资助:

1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1.1综合性原则

现代建筑从结构方面开始逐步的趋向于整体性的发展,其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现代建筑当中把握这种特点,进而在实际工程设计当中凸显现代化建筑的构成要领与结构特点,使得它在现代建设当中得以全面地运用。在不同属性和元素间进行综合性的结合,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工程实际需要,实现施工目标,从而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1.2动态性原则

现代建筑当中本身就具有动态性特征,在每个不同的时代中都具有不同的建筑内容,在外观上也将呈现出一定的不同点。所以,在现代建设当中一定要意识到动态化,并注意建筑设计工作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进行人与四周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同时又要人和当地的市场环境对之进行充分的融合,以便于能够使得现代工程设计工作能更加适应社会要求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动态化的设计原则来实现现代建筑的新活力。

1.3最优化原则

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中可能并没有达到最佳的建筑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最佳方案的改进。当前阶段的建筑当中需要根据适当的实际情况等来进行选择以及多个建筑间的比较,扬长避短,使得建筑设计方法能够逐步的进行完善。不但能够使现代化的建设达到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使得现代建筑的发展逐步适应市场环境,使得建筑事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2现代建筑设计的要素

2.1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引导

建筑设计中一方面要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与周围环境进行良好的协调,另一方面要有效防止环境破坏。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为了节约资源,建筑设计时可以结合中间位置,以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合理,美化自然环境,更科学地利用能源,进行建筑设计。

2.2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抗震能力,在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环境建设和保证人们安全。现代新型建筑设计需通过科学计算,合理选择新型建筑材料和墙体材料,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第二是综合的计算,要不断计算经费和完善结构等,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注重功能多样性

这首先是对传统建筑的突破,因为中国的传统建筑基本上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受到建筑重量和结构的限制,没有现代化的智能系统和复杂的多样性功能。它很难满足当今人们对当今建筑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设计一个多功能的建筑。能够尽可能多的展现人们的居住空间,保证人们在城市中有良好的居住条件。现代建筑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结构、新材料的出现,因此建筑空间本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满足不同功能和应用的需要,现代智能设备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多样性,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3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策略

3.1现代与传统建筑设计结合

结合现代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当代艺术建筑的需要。在不断进化和创新变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追求。在建筑设计思想的研究中,在古代著名建筑设计作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建筑师根据自身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发展了现代西方建筑。而中国建筑师把西方建筑风格照搬到设计中。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更好。例如,日本K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和安藤忠雄的作品不仅融入了西方的设计风格,没有失去了与他们的历史相关的魅力,这是日本现代建筑的典型表现。由于中国建筑风格的西化,民族特色被扼杀。必须体现当代建筑的审美价值。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把设计看作一个简单的硬件结构,更要把设计理念看作一个建筑灵魂,为了使之更加丰富,社会发展的各种形式不同,改变了建筑的方向和形式,例如在大多数欧洲建筑中,有强烈的艺术气息和欧式风格,而中国建筑设计则应强调建筑的独特的文化价值。

3.2实施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在不断增长,皮斯莱茵河面积增加,环境逐渐恶化,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建筑师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也需要满足了环境的需要。支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筑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现代建筑也应该应用于生态建筑、新材料的应用,设计向新能源发展和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外国以先进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许多建筑物的外墙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为了减少煤炭和燃料对环境污染,我国将支持这种生态发展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筑设计要与持续 发展结合,以便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现有资源,节约能源。

3.3设计与绿色理念的结合

能源与环境危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由于资源的不足,如果继续发展。在建筑设计的早期过程中,我们需结合绿色理念来满足发展的最大需要,绿色环境也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绿色理念的整合可以有效平衡东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师必须不断创新建筑设计,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推动建筑设计的绿色发展。将绿色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建筑设计的真实价值,也满足了环境的要求。

3.4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以实用性而展开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日常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不过随着人类生存效率的提升,现代人对建筑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不但要实用,而且还要具备现代审美与技术,除了物质上的生活需要,在精神上更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所以,现代的建筑设计方式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创新,以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要为建筑设计宗旨,与时俱进。这就需要现代建筑工作者务必要加强理解和掌握现代建筑的艺术性和美感,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状况,使这种艺术性和美感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以此达到提高现代建筑水准的目的。除此之外,现代建筑设计人员还必须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渗透良好的精神与思想文化,既要注意建筑的审美性,又要注意文化性,因为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名片,所以现代建筑设计人员要善于通过对建筑进行相关设计,使城市的精神面貌完整地展示出来,不管是外观设计上或是内在建设上,都必须和城市建设的精神内容联系在一起。

3.5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中的深层结构模式

建筑创新方式中的深层结构模式,是指逻辑思维性与非逻辑思维性二者之间的统一组合。一般而言,随着建筑的不断创新,非逻辑思维性也在不断地发展。这样,通过展开对非逻辑思维的精细化、条理化剖析,将会为逻辑性思维带来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而在建筑的设计创新中,逻辑性思维是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所以,目前工程设计人员对于能否让建筑的方案更具备科学性,以及能否充分体现在意象中所产生的建筑设计新方式,从而摒弃人们固有的建筑设计思想观点,仍然存在着关键性的意义。

4结语

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既要提高建筑质量,又要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自然理念相结合。这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建筑业、满足建筑业发展需要的重要契机。建筑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建筑设计,使中国建筑更符合人们的创新需求建筑。

参考文献

[1]崔光亚.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3):25-26.

[2]郜晶晶.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8):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