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与每一位公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肩负着一份责任,这是一个“天下之人”。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即将成为成人后,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必要的。中学政治课最能直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是政治课,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把政治学习和社会责任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以求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
一、明晰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社会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个人对自己、社会、国家负责任的认识,是承担责任和履行应尽义务的自觉态度。当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德育是学生素质的根本,社会责任是德育的核心,在这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而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于社会责任感。许多成功者的成功之路也同样告诉我们,社会责任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很明显,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政治课的教学,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中学政治课堂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有很好的作用,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给学生知识点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加强他们的道德建设,使他们对社会、国家有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教材相关内容,适时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因此高中政治教材中其实有很多与此相关的内容。政治教师需要尽可能深入地研究学生所学教材,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加以关注,认真挖掘教材中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内容,这些教材中的内容有很强的实际相关性与操作性,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实际可行性。教师应当在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后找准相关结合点、切入点,将教材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效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内容。例如在《经济生活》一节中,通过学习各种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点、因素,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认识,让学生清楚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或是领导人应当具有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学习一些违反税法的错误行为让学生知道应当如何正确地履行纳税的义务,培养学生自觉纳税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知识,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他们对于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同时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政治生活》一节中,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国家政策如“我国的外交政策”、“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的学习,增加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在学习《生活与哲学》时,学生将会了解到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掌握马克思哲学理论结构,这将会对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关注这些社会问题并思考,也会使学生自主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材料,教材中选取的案例和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最适合在思想上熏陶学生,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学生正确的社会观,让学生了解社会,知道自己是国家建设的一部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经过这一步的磨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无止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能有效、正确地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渗透程度,强化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养成负责任的行为。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适量的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演讲等,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通过思考得出难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老师在讲授《文化生活》一课中“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时,可以设置“遇到跌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同时,通过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积极承担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感受不同身份所需要的责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例如,在谈论《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决策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次听证会,讨论学校的一些制度问题,让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和深入思考得出最终结论,一起向学校反映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可能靠简单的说教来达到,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通过大量生动而又生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的熏陶。对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促进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脚踏实地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了解社会责任意识,懂得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从实践中增强责任感,从点滴小事做起,真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政治课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政治教学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家长还应为子女树立榜样,使子女成为家长的标杆,形成自觉负责的意识;社会应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规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学生在多方关注和培养下,形成正确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杨志周.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2021(36):95.
[2]朱继春.从伟大时代“我们”在场到科学理论“我们”自信——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的教师视角[J].基础教育论坛,2021(23):34-35.
[3]俞建中.议题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政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余杭高级中学选修课程“模拟联合国——腾飞吧,玉鹰!”为例[J].教育家,2021(30):58-59.
[4]翟崑.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国际政治经济素养培育——以统编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编写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