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一种生产较难且知识密度较强的产品。由于上世纪计算机刚刚兴起,基于成本较大,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进入新时期以来,一些传统的软件工程的方法逐渐被舍弃。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得到全面应用。因而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对软件设计也就相应的有了一定的技术要求。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软件工程技术就需要不断创新。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认识较为局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现代软件工程在现代开发中的运用创新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现代软件工程方法的特征
现代软件工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五大阶段。虽然取代了传统软件工程的方法,但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在分析阶段,现代软件工程方法面对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件。从另一方面就是说,其面对对象并不是虚拟性的,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表明,其对象的性质特征能够对事件进行反映。而分析阶段与设计阶段又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设计阶段中,现代软件工程方法更注重某一反映系中的具体事物和时间。总之,现代软件工程方法以传统软件工程方法为基础,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使现代软件工程更加规范化与系统化,能够符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用户需求。并且现代软件工程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进行修改,而且可靠安全。
3对现代软件工程的运用创新
3.1创新途径
目前形式来看,我国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是一种传统的数据库管理形式,信息更新缓慢,管理系统未得到广泛应用。软件的分层结构是软件体结构的重点,其中的数据多数源自数据库。目前还未确立一个明确的概念。除此之外,传统数据库管理的功能与作用未充分发挥出来。虽然能对一些简单的数据进行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但对于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应用来说,它不能灵活的运用。因此,要将传统软件工程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进而要不断将面对的对象进行扩展,以至于其可以面对整个系统。这样可以对数据的存储进行优化升级,对操作步骤进行规范处理,对现代软件工程的运用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3.2创新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现代软件开发不只是应用到计算机领域,在教育行业,消费服务行业等社会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现代软件开发。如今,使用软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激发工作人的各方面潜能方面也起着重大作用。同时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对它进行合理运用,打破传统的束缚和限制。让现代软件开发技术为自己产生最大化效益。在教育行业,软件的管理系统发挥着一个重大作用。凭借其优势,渐渐代替了原始的手工管理。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资料整理的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减少其出错的可能性。学生的选课信息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信息量大,给以后的查询,修改等操作带来不便,需要使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这些信息。所以,学生的选课系统便出现了。学生的选课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步骤,也方便了管理。学生可以自己查成绩,简化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将软件开发引入到网上消费服务行业中,不仅能够让自己的销售商品轻易的展现到服务者的面前,也避免了一些中间商赚差价的恶劣行为。物美廉价的商品更能博得消费者的眼球。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外面世界的琳琅满目,与此同时支付宝、淘宝等一些软件应运而生。而且还可以通过软件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如有不守信者便可以向第三方投诉,对其进行处置,既保证了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还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能够促进网上消费服务行业的更好发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部分软件开发公司没有对软件开发程序进行规范化处理,导致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为软件的使用埋下了隐患而且降低了软件的开发率。如果软件开发公司没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而且在其没有统筹策划与掌握详细情况的情况下进行开发。不仅无法满足需要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发软件时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创新的,才能够实现其应用效果。
3.3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软件开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用传统的技术对软件进行开发已经显得尤为吃力了。全球化合作是未来软件开发的新方向。由于人们对其具有更好的需求,在国内一些软件已不能良好的运行下去,需要国外的高端技术去完成。现在,软件外包的发展在软件全球化共同协作中发展步伐变快。进而带动了许多外包公司的发展,这些外包公司,通过对软件工程进行合理计划,将各个模块分裂开来,分配给不同的国家完成,这个分配过程便是实现信息全球化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警.刍议现代软件工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有效运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0):76-78.
[2]张忠华.软件工程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69-69.
[3]王宣.互联网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 17(10):77-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