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
1.1偏低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存在隐患
经过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然后分析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没有理解到规范规定的原理,忽略一些重要部位的构件加强措施,导致结构薄弱部位存在安全隐患,最终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究其原因,是部分结构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没有对规范的相关条文理解透彻,完全依赖于校审人员或者审图专家的意见优化修改,有些小型设计院结构设计也没有做好制度和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建筑结构设计没有得到很全面的技术把控,这就容易引发隐患,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内,建筑安全性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其与成本预算存在很大的矛盾,这就是安全和利益方面的抉择。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的问题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多次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人们对于安全度的关注又有明显的提升,如果还是一贯地依赖传统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是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也会给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我们需要充分的重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分析,以保证建筑运行安全性。
1.2建筑物低安全度不利于局部功能改造
建筑物尤其是大型公建项目进行局部功能改造是建筑物在应用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功能改造中,要考虑到富余安全度方面的问题。通常来说,建筑物功能改造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不仅能达到成本的节约,还要提高施工建设速度,所以改造是以原建筑作为基础稍微改进,应该有足够的安全度富余量,以满足建筑运行的标准。目前的很多建筑富余安全度比较小,这是很多建筑物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有些建筑物根本没有任何富余安全度,盲目的局部改造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的问题存在之下,建筑安全性无法满足要求,后续的运行和影响也会非常严重。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会给我国建筑物功能改造产生负面的影响,后期加固成本也会升高。因此,要想做好建筑物成本控制,提升后期改造的速度,就必须存在设计安全度,这是当前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1.3满足现代建筑需求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结构设计复杂性日益增加,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提高设计水平。结构设计中,影响设计安全的因素较多,比如自然灾害、环境条件等,只有保证这些因素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会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对于建筑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2.1根据抗震特点改善结构设计相宜性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抗震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抗震建筑结构形式,防止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影响抗震性。在建筑设计中,保证建筑结构对称性,尽量采用多道抗震防线的设计体系,保证承载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留有一定的安全富余度,建筑内部墙体要整齐,保证垂直度和平整度等相关规范要求,各个墙体结构的连接效果满足要求,不给整体性能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2保障结构计算的精确度
选择符合工程需要的建筑施工材料,加强材料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建筑面积和材料的使用达到精密性计算的要求,确保建筑施工的效果合格。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必须分析建筑材料和建筑的融合反应,通过标准化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做好记录,如果存在问题,应立即调整。
2.3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建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我国发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标准,明确建筑设计的安全性标准。社会持续发展,很多标准开始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消除安全隐患和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保证建筑结构质量合格,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4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模式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符合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更具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为施工项目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必须不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变设计模式,突破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度,保证新技术可以合理开发和应用,创新设计模式,摈弃传统落后的设计方式,提高设计水平,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此外,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系数的选取也非常的重要,从技术角度出发进行,把建筑结构设计引入到计算机领域,选取先进的设计方式,突破以往设计理念的限制,应用先进建筑设计方案,从而可以全面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最为关键的是,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让其对建筑结构有充分的了解,保证建筑结构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技术水平,确保建筑结构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运行,促进建筑领域的发展。
2.5保证建筑基础选型的合理性
建筑基础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利用建筑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的融合,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消除误差和影响,提出先进的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基础形式选择符合要求。
2.6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化
首先,分析了解建筑行业的具体情况,给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以充足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让其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从理论、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第一线的工作,避免给建筑工程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建筑结构设计必须遵循实际情况,任何方面的问题都要进行全面、认真的考虑,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各个结构部分的细节都符合要求,达到建筑结构稳固性、安全性的要求。最后,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制定出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建筑结构设计的突发情况,也能够及时地处理,并且分析形成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让建筑结构设计更具安全性。
3结语
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性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留有足够的安全度,保证建筑结构运行到达安全、稳定的标准。此外,建筑结构设计必须遵循客观事实,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各个部分的细节设计都满足要求,达到合理性、规范化的标准,从而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达到使用的要求,促进我国建筑水平的全面提升,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52-53.
[2]马小刚.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168.
[3]李杨,王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2):112-113.
[4]宋丹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的必要性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