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
汪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汪敏,.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J]. 中医研究杂志,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摘要: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治疗面瘫时选用中医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的治疗手段的疗效以及推荐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面瘫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47例,通过对其治疗过程的统计记录以及调查随访,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效果、治疗时间以及面部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数据对比。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的各项数据结果在判定标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数值(P<0.05)。结论:采取中药联合针灸推拿的中医治疗方法对面瘫患者的治愈率较高,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中医针灸;推拿;中药;面瘫;临床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基金资助:

面瘫经中医临床诊断为一种面部神经麻痹类型疾病[1],站在中医内科学的角度分析,面瘫病症的主要来源为体内正气遭到侵邪,致使经络阻塞、血瘀结节,从而使面部神经失控,出现惊搐等症状,而且面瘫的发作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且多为急性发作,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眼睑嘴角无法闭合,面部肌肉和舌头麻木等症状,多表现为口吃、流口水、眼部抽搐、嘴角歪斜等现象[2],往往在患者到达医院就诊时相应症状就已经发展严重,不仅为治疗加大难度,还给自身以及家庭带来相当沉重的负担,就目前我国医疗治疗水平来看,在临床上对面瘫已有疗效较为显著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案中,中医治疗以西医治疗相比,可以有效改善面部神经的麻痹症状。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相关生活功能。本次研究将通过对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瘫患者94例,通过对其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对于面瘫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面瘫患者94例,其中男女比例为46:48;所选患者的年龄均在42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51.21±3.14)岁;将9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本次研究所选的94例患者在临床上均确诊为面瘫,经医学系统性检查发现其面部神经功能等级与中医症候积分普遍较高,症状介于重度面瘫与中度面瘫之间;所选患者意识均正常,经检查无其他类精神疾病,机体无机械性损伤;将94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比对,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在对照组中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寒热两性,首先分别针对不同穴位采取艾灸驱寒散热,其次进行针灸治疗时要注意患者的面部清洁,保证施针全程在无菌化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出现感染,施针时根据患者的病症缓急择取最优穴位,例如:急性面瘫发作患者应相对应的采取太冲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布针,待到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在转为地仓、迎香穴等穴位进行布针,此类针灸治疗应保持频率在每天一次,每次不低于三十分钟方为有效时间。在进行推拿时,可采取一指禅推拿法,其方法步骤为:选取患者面部的迎香穴、风池穴等主要穴位进行拇指按压,力度无需过重,对面部神经造成轻微刺激即可,此种推拿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激发面部神经的活跃性,促进其功能的快速恢复,推拿的频率应保持每天一次,时间不低于五分钟方可算作有效时间,连续推拿15天为一个疗程。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口服治疗,每日两次,每次约为200毫升,10副药为一疗程;口服药方以丹参、桂枝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药材为主;还可适当的采取中药热敷法,药方主要以白附子、防风等定惊搐、解毒散结的药材为主。

1.3观察指标

1.3.1 治愈程度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若口眼无明显歪斜现象,可自由控制面部神经既可算作基本治愈;可自主控制口水溢出,眼睑嘴角有明显闭合趋势即可算作有所好转;均未产生上述两种改善现象即为无疗效。

1.3.2 治疗时间与住院天数

治疗时间从首次针灸推拿或结合中药治疗时算起到断药或针灸推拿疗程结束;住院天数即为办理入院手续至出院手续的整个区间。

1.3.3 面神经功能等级以及症候积分

根据《临床中医内科学》规定,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等级共分为6级,级数越高代表症状越重;中医证候积分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重度、重度、轻度和痊愈,区间的分数间断分别为0分、12分和24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x̄±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的效果程度

由表一可以得出,中医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由明显效果,其治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一  两组患者的治愈程度比较[n(%)]

31.png

2.2 治疗时间和入院天数

根据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进行统计比对,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更高(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与住院天数对比(x̄±s)

32.png

2.3 治疗后的面神经功能等级和症候积分

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等级与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均有大幅度降低,其中研究组的各项数据更加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二。

表三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面神经功能等级和症候积分比较(x̄±s)

33.png

3 讨论

中医和西医对于面瘫的解释多有不同,西医学上认为面瘫可以看作是面部神经炎症[3],因外界环境因素造成刺激从而导致面部周围肿胀麻痹。在中医学上主要根据症状寻找病因,因面瘫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多为嘴眼歪斜、视觉听觉受损以及言语障碍等,因此,中医学上认为导致形成面瘫的原因为体内阳气受到外界寒邪侵袭,致使经脉受阻、血瘀不畅、神经失控。基于此,在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手法被广泛应用其中,其治疗目的是改善面部神经的结节情况,舒筋散瘀,活血定搐,保持面部经络畅通、行气顺畅的效果[4]

面瘫多表现为面部肌肉活动受限,面部神经失去自主控制,致使眼睑、嘴角、鼻沟等部位行为异常,出现非自然垂涎,面部表情歪斜紧绷,交流不畅、口吃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一旦出现面瘫的早期症状,亦或者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快速的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切勿延误最佳的救治时间,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中医学在治疗面瘫上有较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的治疗手法,即:中医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中医针灸讲究的是通过对麻痹的面部神经进行穴位刺激,调动其神经活性,改善寒邪侵袭的程度,加强患者面部的控制力,加快症状减轻效率,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中医推拿主要通过拇指对于功效性穴位进行推拿按压,活血化瘀,舒筋理气,保证面部血液畅通,加快面部神经炎症的代谢速度,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中药在治疗面瘫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药材的选择上以白附子、防风、丹参、桂枝等定惊搐、散度活血的药物[5],与针灸推拿等方式配合使用,可大幅度提升治愈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瘫症状。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推拿的基础之上,对研究组结合中药配和治疗,经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在一般标准上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配合中药疗法在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相关医疗人员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雷,纪春红,解永桩,韩杰.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2,8(11):6-9+29.

[2] 黄晖宇.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3):103-104.

[3] 陈佳.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大视野,2020(17):100.

[4] 张永娟.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人人健康,2020(02):104-105.

刘玉娥,刘继健.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0(21):172-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