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建各类工程项目的责任。在经营过程中,投标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管理中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如诚信问题、投标文件不规范问题、成本测算问题和合同签订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还可能对整个建筑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问题分析
1.1诚信问题
诚信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和投标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诚信问题:首先,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一些招标人事先内定中标企业的情况,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其他潜在投标人失去了公正的机会。其次,投标人冒用假资质、假业绩和假合同,为了增加中标的机会,一些施工企业可能会冒用他人的资质和业绩,或者伪造合同文件。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行业的信誉。再次,评标不公平公正的情况,在评标过程中,评标人员可能存在主观偏见或受到其他利益影响,导致评标结果不公平公正。这种情况下,优秀的施工企业可能因为不公正的评标而失去机会。
1.2投标文件不规范问题
在建筑企业经营投标过程中,投标文件不规范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文件格式不统一、内容表述不清晰、技术细节不准确等方面。由于投标文件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评委对投标方案的理解和评分,因此不规范的投标文件很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具体来说,投标文件不规范的问题可能源于企业内部对投标文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文件编制标准和审核机制。此外,投标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是影响投标文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1.3成本测算问题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投标阶段,成本测算问题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任务。成本测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投标报价的合理性,进而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本测算需要依据大量的项目信息,包括设计要求、工期要求、施工环境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或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能导致成本测算所依据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部分建筑企业在成本测算时,可能采用过于简单或陈旧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导致测算结果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偏差。成本测算需要参考历史项目数据,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未来项目的成本。然而,一些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支持,导致测算结果缺乏可靠性。
1.4合同签订问题
合同签订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存在一些合同签订问题,如:合同条款约定不清是指合同中的条款内容模糊、不明确,容易引发争议和纠纷,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合同履行的风险,另外,白合同与黑合同问题也是合同签订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白合同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不完整或模糊,存在漏洞,给企业留下了操作空间,而黑合同则是指合同中存在违法违规的内容,如合同价格的虚假降低、合同约定的违法违规条款等。
2.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应对策略
2.1注重构建诚信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投标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构建诚信体系,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相应监管部门介入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使企业在经营投标过程中不敢踏上违法的道路,监管部门还应当及时公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意识,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推动企业形成健康、良好的经营环境,此外,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监管平台来加强诚信体系的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活动的全程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监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监管的时效性和效果,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推动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通过引入监管部门和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可以有效加强诚信体系的构建,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推动行业持续进步。
2.2提高投标文件编制质量
首先,建立统一的投标文件编制标准和规范,确保文件格式、内容、表述等方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其次,加强投标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最后,建立投标文件的审核机制,对投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关,确保投标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加强投标阶段成本测算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与更新机制,确保成本测算所依据的信息准确、完整。同时,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供应商等各方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项目最新信息。企业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成本测算方法。可以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和技术手段,提高测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企业应注重经验数据的积累和利用,通过不断总结和分析历史项目数据,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测算数据库。在投标阶段,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经验数据,提高成本测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加强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投标管理中应该重视合同管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合同管理,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首先,明确合同条款是加强合同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投标和承接工程项目时,往往需要与业主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企业应当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合同条款应当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付款方式、索赔和违约责任等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当合同条款明确清晰时,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合同,防范合同风险,保障自身利益,其次,防范白合同风险的关键在于加强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监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履行和结算等各个环节。在合同起草阶段,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合同文本,避免合同内容不真实、不完整。在谈判和签订阶段,企业应派遣专业人员全程参与,确保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履行和结算阶段,企业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项义务,并保留好相关的履行记录和凭证,为日后防范白合同风险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是保持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存在诚信问题、合同签订问题等挑战。通过注重构建诚信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加强合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完善投标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建峰.如何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J].中国招标,2022,(09):120-121.
[2]王永槐.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管理办法及工程索赔[J].现代企业,2022,(09):25-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