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为福建的经济腾飞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并将长期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少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1、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概念
安全生产手段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实施事前预防控制的方式,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给人和财产造成伤害和损失,使生产过程处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以保证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安全健康,生产设备受到损害,工作环境受到损害,从而保证生产活动的持续稳定。本文的安全生产监管主要是由国家政府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制定的具体管理机构。通过合理运用国家的监督责任和权力,生产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应该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任务。负责按照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检查、处罚、处罚等相关要求进行一系列管理工作。
2、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监管机制不够合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重审批、轻日常监管”的问题,有些工作人员比较重视行政许可,但是忽视了监管执法的作用。由于安全监管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所以造成监管工作一直以教育手段、服务手段为主,没有将依法监管、行政处罚的作用发挥出来,就算发现了一些安全生产违法事故,也没有及时予以依法处理,甚至忽视了这些事故。虽然教育警告、一般性工作检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力度不足,进而导致安全生产监管流于形式。另外,多头监管、权责不清等问题也导致管理盲区的存在,还有一些政商出于个人目的,徇私枉法,造成安全生产监管“严格不起来、执行不起来”等问题。
2.2在中小企业中对于安全监管的意识比较淡薄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从而忽略了安全监管。另外,中小企业为了更快地扩大生产,会将资金放入其中,但是对于工作环境的建设以及设备的维修上不够重视,由于维护发生人员伤亡。很多企业的监管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监管意识,对于这方面的概念了解较少,不够重视。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足够对安全问题作出足够的预见,凭感觉没有及时进行认为不会发生安全问题,对于安全管理的建设采取忽视的态度,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2.3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
中小企业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相对紧缩,对安全隐患整改的投入不够,生产条件简陋,作业环境差、加之企业个别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只追求利润忽视安全,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3、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对策
3.1健全责任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企业主要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建立健全内部责任体系,确保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四到位”。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承诺制度、安全生产不良信用制度、“黑名单”制度等制度体系,倒逼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完善网格化、实名制责任体系,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监管体系。三是强化行业监管责任。负有行业领域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指导安全管理的职责,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实施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严格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坚持“谁发证、谁监管,谁许可、谁負责”,切实落实监管责任,提高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
3.2提高搞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小企业伤亡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有悖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阻碍和影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职工安全卫生权益问题已经成为继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问题后的又一社会敏感问题。如果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将直接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断送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好前程。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认清企业最大的效益是安全;最大的损失是事故;最大的责任是安全责任;最大的隐患是麻痹思想。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为依托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没有安全保障的效益也只能是暂时的效益。要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加强中小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进行事故超前预防,减少或避免中小企业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3.3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是最具能动性的资源,要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必须发挥人的主觀能动性。我认为,相关部门要对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监管知识与技术,熟练使用各种监管设备,促使他们能高效率完成各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相关部门还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力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作用,对安全生产周期性、关联性等特征加强研究和分析,实现检索查询及时便捷,及时发现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中,还要加入这部分培训内容,促使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能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这项工作,保障安全生产,防范各种不必要的事故。
3.4进一步增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安全生产无小事,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多方面的投入,例如,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维护、保养等,进一步提升生产设备的安全系数,一旦出现故障,不仅要及时报修,还要对故障详情进行详细记录。企业生产中,经常存在有一些陈旧的设备,或者故障率较高的生产设备,企业要真实的评估这些设备的使用价值,一旦使用价值不足,就要及时的更新设备或者淘汰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企业的生产,一方面是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包括劳动防护用品的投入,例如,劳保手套、安全帽以及防护服等安全装备,这些防护设备关乎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马虎不得,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高度重视劳保用品的质量。此外,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检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暴露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与财力、物力及人力上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的解决和消除,为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市场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小企业的规模及总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监管、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技能水平是摆在政府及企业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事业遇到的最好的发展机遇,直面问题、治愈沉疴、同時能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才能使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跟上国际发达国家水平,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的监管模式创新发展。
作者信息:宋秀涛 海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陆玉梅.中小企业安全投入分析与决策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 徐朝锐.关于当前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96.
[3] 马小飞.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发展,2017.12.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