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黄翠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翠仙,. 赤水市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摘要: 赤水是旅游产业大市,境内气候温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对赤水市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展开分析,并提出提出了一些旅游气象服务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赤水市;景区;气候资源;气象服务
DOI:10.12721/ccn.2021.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

气候和旅游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旅游离不开气候,气候是旅游产业中特别宝贵的一种资源。舒适的气候环境,可以使游客在旅游地以良好的心理以及生理状态欣赏美景;在一些特别的气候条件构成的特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是旅游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在促使旅游业大幅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旅途中的各种体验、旅游品质的要求也更高。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理坐标处于105°36′-106°14′E,28°15′-45′N之间,全市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全年日照少,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赤水境内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带,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赤水市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文重点对赤水市景区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出可行性的旅游气象服务措施,以推动赤水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赤水市旅游资源简介

赤水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赤水因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更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赤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拥有生物的多样性,温润的气候和原生态环境使桫椤大量留存,森林覆盖率达到82.85%,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52000个,是天然的绿色氧吧。赤水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在赤水市城市发展地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赤水市景区旅游气候资源介绍

赤水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水热同季,全年日照少,具备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

2.1气候温和舒适,适宜避暑或避寒

气温可以对人体体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气温是否适宜是大众旅游活动需要考虑的关键气候因子,直接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通过近8年(2009-2018年)赤水市1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赤水市年平均气温在13.4~18.6℃之间,除市的东北部外,同纬度下,随海拔高度升高,年平均温度总体呈现递减趋势。最低气温位于两河口乡和官渡镇,最高气温位于元厚镇和赤水市区。

选取1、4、7、10月分别表征春夏秋冬四季。从4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可看出(图1),赤水1月平均气温为3.8~8.8℃,4月平均气温14.6~19.9℃,7月平均气温24~29.2℃,10月平均气温14.9~20℃,可见,由于赤水市的气温的分布差异较大,各月平均气温跨度5℃左右。各季节的气温空间分布情况与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相类似的性质,都是除市的东北部外,同纬度下,随海拔高度升高,平均温度总体呈现递减。最低气温都位于两河口乡和官渡镇,最高气温位于元厚镇和赤水市区。在冬季1月,海拔较低的元厚镇和复兴镇气温在8℃以上,相对较高,在四洞沟景区、大同古镇等地温暖舒适,这些地区较适宜避寒;在夏季7月,海拔较高的两河口乡和宝源乡气温在26℃以下,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舒适,赤水大瀑布、恐龙足迹地质公园位于其中,该地区则适宜在夏季避暑;在表征春秋两季的4月和10月,赤水区域气温都在14~20℃之间,非常温和舒适。

屏幕截图 2025-02-28 103710.png

图1    赤水市1、4、7、10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2009-2018年)

2.2湿度适中,风速有利

赤水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8%,各季相对湿度略有差异,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平均相对湿度略低,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9.0~80.0%之间和77.9~82.8%之间,最低值出现在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次年1月)平均相对湿度略高,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3.0~87.7%之间和83.5~87.6%之间。此外,赤水年平均风速为1.5m/s,赤水全年北风出现频率最高,为15.1%,静风频率为21.4%,风速不大,配上适宜的温度、湿度,非常有利于旅游。

2.3夏季降水充沛,空气清新凉爽

赤水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195.7mm,夏季降水比较集中。通常情况下,夏季气温上升后降水天气较多,气温又保持在了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内,雨后空气十分清新,且赤水市植被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0.17%,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负氧离子较多,如同天然“氧吧”,会让广大游客感到身心舒适。

3.赤水市旅游气象服务建议

3.1充分利用赤水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难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恶化,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生态旅游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追求的旅游形式。 赤水市由于气候条件以及地势独特,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资源丰富多样,生态景观特色鲜明,非常适宜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赤水市应积极开展当地气候条件的监测以及调查工作,对赤水市气候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借助于档期独特的旅游气候资源,开展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项目,打造更多的生态自然景观共游客观赏。

3.2构建旅游气象合作新模式

赤水市气象局应加强和当地旅游局沟通协作。气象、旅游单位双方应就旅游气象服务工作开展的经验进行沟通交流,并将从创新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构建全域旅游气象服务体系、提高全区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双方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发布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赤水市旅游景区预警信息发布质量,增强旅游旺季信息发布的时效和频次,双方应确保旅游信息数据共享,切实把气象信息纳入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双方共同强化赤水市重点生态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以及评估,制定气象灾害风险目录、区划图以及评估报告;旅游部门应该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生态旅游景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强化雷电、暴雨洪涝、寒潮、雾霾等气象灾害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高发区旅游区的设施防护工作,为赤水市旅游发展提供坚强的气象服务保障。双方应联合组织开展赤水市开展避暑、避寒旅游、康养旅游项目认证工作,推动赤水市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享誉国内外的度假旅游胜地。

4.结语

总之,赤水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在赤水市城市发展地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赤水市应充分利用赤水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气象局应加强和当地旅游局沟通协作,提高全区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推动赤水市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正文,石文俊,李连荣,等.荔波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分析[J].贵州气象,2010,34(1).

[2]李瑞盈,刘金昀.旅游气象服务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

[3]徐春堂.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枣庄学院报,2006,23(2):103-1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