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电力事业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就是培养人才,因此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培因其模式落后等原因,培训的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而电力企业培训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培训思想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培训工作贯彻落实,才能为企业输送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
2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
2.1培训目标不明确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员工对自身并未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企业也并未根据员工的情况也制定来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虽然培训的条件都比较好,但是如果没有制定相应的培训策略,那么即便划分再多的人力和物力也不会取得太大的效果。而培训应该从一开始就着手开始准备,并制定出规避风险的策略,将培训的知识内容贯彻的落实,杜绝员工在培训完后,尚未学到技能与知识的情况。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其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围绕着核心目标来进行学习,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企业培训存在工学矛盾
电力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性很容易产生“工学矛盾”,简单来说就是培训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好妥善的培训实施方案,导致培训的时间与员工的工作时间产生冲突。倘若在上班时间进行培训机会影响电力企业的运营,反之利用下班时间,则会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从而导致员工休息时间不足,影响次日的工作。这种情况尤其在一线的员工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而一线员工大都技能水平较低,急需要对其进行能力上的提升,工学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行有效培训的主要因素。
2.3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
培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有效的落实,目前阶段电力企业的培训,都是确定好培训的教员,然后确定还培训的时间,随后派人去参加,因为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使得培训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倘若培训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其次企业对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并未重视,赏罚机制较为简单,并不能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模式革新策略
3.1转变传统观念
为了适应新时期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转变传统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人才培养改革,为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完善公司特色发展业绩。特别是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人事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唯有如此,才能突显管理创新在日常管理中的地位,电力企业第二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
3.2确定革新目标
人才管理创新过程中,确定创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根据公司的日常工作要求,明确企业的创新目标。经理们必须搞清楚他们想要在管理上取得怎样的成效。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适应管理目标的变化,使公司管理层的作用最大化。首先,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人员管理方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其次,企业管理人员要分析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管理模式与企业创新的目标和人才培养制度相适应,即,科学实施内部人力资源培训质量提升计划,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基础。
3.3完善革新方法
目前,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企业实施创新管理的要求,及时改变原有的管理思路,在日常工作中引入创新管理制度,如推行职业培训管理制度、内部培训、改善内部员工工作量、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季度内部继续培训等;协助员工提高专业技能,满足岗位技能应用的需要。
3.4创建电力企业文化
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有必要对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结构进行评估。所以,电力企业也应该在创建电力企业文化方面积极地进行创新改进。例如,我们可以搭建一个文化墙,用文化宣传的形式来展示公司的发展历程,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发展对自己的重要性,自觉地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电力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3.5重视革新考核
针对电力企业人才培养管理方式创新改革的背景,要科学分析改革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创新企业制度进行科学评价;例如,在完善员工培训和考核体系结构之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在分析公司日常考核结果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相关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考察培训后的技能运用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与员工的薪酬绩效挂钩,以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将工资管理和人员管理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6明确培训目标
电力企业开展职工培训,首先要明确各种培训的目的。针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解决的培训问题,制定培训规划,提高培训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电力企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实际需要,并根据岗位技术水平的要求和要求,确保教学符合职工的要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7丰富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训练目标明确后,相关部门也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供电企业应根据“学徒制”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按照实施模式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同时充分满足不同岗位员工对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各种需求,保证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丰富多彩地满足公司当前发展的需要,使员工接受培训后,能更好地弥补以前的不足,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前景,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电力企业在开展培训前,应根据创建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常见问题进行收集、分析。通过案例、经验、模拟等多种方式的创新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员工对培训的兴趣,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4结论
总之,由于传统培训观念的局限,对电力企业员工继续培训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转变传统的电力事业管理方式,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完善电力事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电力事业的管理水平。为不断满足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员工管理创新应从转变传统观念、确立创新目标、改进创新方法、强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入手,营造企业文化,注重创新考核。
参考文献:
[1]曹阳.如何深耕电力企业员工培训[J].人力资源,2021(14):68-69.
[2]周梦.电力企业培训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2021(12):136-137.
[3]赵越,张文.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实践与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2021(10):69-70.
[4]廖书长.基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21(03):22-24.
[5]陈凌希,王华彪.高职院校服务“走出去”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路径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06):56-58.
[6]赵鑫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培训策略[J].市场观察,20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