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实践研究
刘利伟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利伟,.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实践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8072.
摘要: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受制于中考体育成绩的压力,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教师应该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寻求适合学生的课堂体育运动,带动学生喜爱体育运动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初中生真正爱上体育课堂,培养中学生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体育精神;做法
DOI:10.12721/ccn.2022.158072
基金资助:

体育精神对于人们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影响作用价值,是属于人类共有的社会精神财富,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将从培养意义、培养实践途径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版块,为其提供可行性建议。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力求将体育素质训练与体育精神相结合,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树立意识以身示范,做好全面准备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中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作为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

同时,身教胜于言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外界环境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起到表率示范作用,将体育精神寓于自己的言表中,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效应。如在进行跑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煅练环境,教师主动地清理跑道、整理器材,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自觉培养起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冬天寒风刺骨,风沙弥漫,而教师笔挺的身姿、宏亮的声音,坚强的毅力无时无刻地感召着孩子的心灵;夏天炎炎烈日下,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

二、精研教材挖掘内容,打造教育平台

第一,将勇敢顽强精神的教育与器械体操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器械体操的动作不是一两次课就能掌握的,要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也就是说,在学习器械体操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比如,有时练得很累,手掌会磨破流血,有时甚至从器械上掉下来。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努力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树立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的精神。

第二,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田径项目的练习即苦又累,枯燥无味。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有些同学更是感到心里发怵。这时,教师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跑的技术、呼吸方法、体力分配的指导外,还要对同学们进行中长跑锻炼的实践意义教育,启发同学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坚持,以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毅精神战胜自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地奔向胜利的终点。

第三,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多数球类项目都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球类教学和比赛中努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巧用方法注重实效,探寻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活动中锻炼情感

体育比赛是公开的, 比赛的结果是残酷的, 要想摘取第一的桂冠, 光有技术、勇气还不够, 还须还有承受挫折, 勇于失败的献身精神。每一次的胜利几乎都建立在无数次失败之上, 只有敢于失败、承认失败的人才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只有精神情感上受到无数次磨难, 达到相当境界的人, 才能在体育的世界里登上最高峰。

正因为体育活动中必定有成功、有失败,而且无论胜败,其情感体验是非常强烈的。体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进取;还要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失败时,不要丧失信心,要善于看清自己的差距,找到克服不足的办法,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自我的实力,去迎接新的竞争。在合作时,同伴之间不要相互指责、相互猜疑,而应相互包容、相互鼓励,这样才能把个人之力融合成强大的合力,来赢得团队的胜利。

第二、比赛中磨练意志

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竞争与合作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制定体育活动竞争的策略和自我锻炼的计划,并能以顽强的毅力去执行计划,实现预定目标。体育课上磨练出的意志行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行为表现。

第三、细节中塑造人格

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会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学生处于人格的迅速形成期,在这个时期,体育教师应使在体育课上培养出的体育精神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这才是体育“育心”之根本。当学生人格结构中具备了优秀品质后,将使其享用一生。比如,我校场地十分有限,器材也比较缺乏,有时,好几个班同时上课,特别是四个班同时上课,场地,器材就更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巧用器材;另一方面正好利用这一教学机会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彼此尊重的好品质。

体育精神在满足当代学生的精神追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应深刻体会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将体育精神与体育运动教学进行专业融合,全面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网络教学中体育精神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06):42-45+76.

[2]罗能金.浅谈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法[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25+27.

[3]韩卫.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提升路径[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