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变化与坚守
刘秦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秦,.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变化与坚守[J]. 中国新闻传播,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8207.
摘要:
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国计民生各个领域都带来了非常深刻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化的转变,新闻记者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如何适应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怎样坚守好初心,都是对新闻记者的考验。本篇文章主要是立足于新媒体背景,对新闻记者的变化与坚守进行了分析,对于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也都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新闻记者;变化;坚守
DOI:10.12721/ccn.2022.158207
基金资助:

1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变化

1.1在传统思维上需要变化

1.1.1在用户思维模式上

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更好的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受众需求的满足,勇于站到受众的层面进行思考研判,从而对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分类定位,确保服务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1.1.2在个性思维模式上

在现代网络环境空间中,具有同质性特点的产品持续增多,媒体在网络环境下创造出的产品应当具有自己的特点及风格,这是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要注重对受众需求进行个性化表达,才能提高新闻服务的成效性,让受众更加的满意。

1.1.3在互动思维模式上

传统媒体形式下,受众群体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新闻记者在媒体工作中,更多是立足于自身的专业角度进行诠释与表达,受众也很难基于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能够依托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及人事,这些都是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都需要他们在媒体工作中要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把握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而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1.1.4在跨界思维模式上

在新媒体背景下,不同类型的节目类型、技术工艺都被大量的采纳应用,媒体工作人员既需要有过硬的专门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其他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资源方式等,实现与社会受众的互动互通,从而以跨界的思维来把握自身职责,审视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

1.2要对自身的定位进行重新明确

1.2.1要全方位进行信息采集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类型的新闻信息大量出现,新闻记者在数据信息的获取上更加多元化,新闻记者通过对不同类型数据信息的对比分析,更能够捕捉社会热点,在进行深层次采访了解后,能够更好的把握其价值所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问题,新闻记者可以把握关键信息点,并结合自我的新闻经验、素养及专业技能从真实性上进行判断,深挖突发事件的本来面目。除此之外,通过对不同类型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对新闻事件的内涵进行丰富延伸,开展形式多样的后续报道等,可以深层次、全方位满足受众的需要。

1.2.2要拓展信息传播的渠道

在新媒体背景下,受众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接受者,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影响,新闻记者要努力实现传播渠道的拓展。新闻记者要围绕着不同新闻议题做好深化探究,进行严格审查,增强自身新闻信息的敏感度,深挖新闻信息的正能量,从而在不同的渠道层面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

1.2.3要有效的应用地域特色

在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更加关心身边的事情,为此新闻记者要强化对本地新闻信息的采集与挖掘,从看得见的新闻信息中反映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让新闻信息更加的接地气,并以此来对受众的喜怒哀乐进行预判,指导新闻传播的高质量、深层次、全方位开展,从而更好体现新闻的价值作用。

2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坚守

2.1要坚守好专业主义精神

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无论是党的政策措施还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会涌现出海量的新闻信息,都需要新闻记者秉持好专业精神,对不同类型的新闻特点内容进行客观如实的报道传播,坚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坚决杜绝个人情绪化、个人思想化情况的出现,以公平持正的角度做好新闻工作,让新闻传播真正经得住推敲考验。

2.2要坚守好职业道德

在新闻记者工作中,要坚持向法律法规看齐,向党的核心领导看齐,确保任何一项新闻工作都符合党纪国法要求,始终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在新闻记者工作中,要坚持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对新闻信息进行反复的查验核实,确保新闻信息的精准度、客观性。同时,在新闻记者工作中,要重点向社会民生问题看齐,要注重实事求是的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致力于从党的政策措施层面进行宣传服务、深化引导,从而实现不同层面智慧力量的凝聚。

2.3要坚守好质疑的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海量庞杂的各类信息,新闻记者要培养自身的质疑能力,深入探究各种新闻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认真考核各种信息,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下,对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自我变化更好适应新的形势,扎实做好基本工作进行了探索,同时对如何坚守新闻记者的初心进行了剖析,这对于指导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高质量的工作都有着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佩杉.浅议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变化与坚守 [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47-148.

[2]央拉,色理玛.浅议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变化与坚守 [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146-147.

[3]江红霞.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J].西部广播电视,2019,(18):193-194.

[4]张洪忠,李楷.受众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内容的依赖比较--以成都地区居民调查为例[J].当代传播.2009,(1).29-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