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恋,. 浅析当前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22.6. DOI:10.12722/ccn.2022.157051.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家治理对“审计全覆盖”要求的提出,国家审计资源对于庞大的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审计对象来说严重不足,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由于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审计目标、重点、方式方法不同,审计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问题对策
DOI:10.12722/ccn.2022.157051
基金资助:

一、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背景

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该《意见》第六条提出,“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除涉密项目外,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可以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当前极其有限的国家审计资源对于庞大的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资源来说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审计力量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的不足。

由于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审计准则、目标、重点、方式方法等,导致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质量和效果难以达到国家审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往往将一些工程、科研经费等资金量大的审计项目通过外包的方式交由会计事务所完成。事务所再将任务交由所内成员完成,由于事务所成立之初只对合伙人有资质要求,对其他员工的资质没有明文规定和硬性门槛要求,因此,事务所通常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会用到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是非财务、审计专业的门外汉,仅有少部分骨干力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资质,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无法得到保证,无形中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第二,审计技术不够先进和专业。国家审计已逐步向大数据审计接轨,不仅能够快速搜集和整理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实现快速传递和共享数据,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事务所的审计工具则显得有些滞后,审计软件往往不能全面支持各种财务系统的账套,在审计过程中的惯用方法是:通过被审计单位导出EXCEL版的科目余额表和电子明细账,或者通过记账凭证拍照等方式来获取审计数据,这种方式不仅落后,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量。

第三,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国家审计准则对国家审计的流程有明确的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主要提出了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多是针对具体的审计业务,缺乏从立项、审计方案到风险评估及过程控制、底稿复核及报告签发等一套规范性的审计操作流程。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多依靠职业判断和经验执行审计程序,但由于个人业务素质和水平的不同,判断能力存在差异,造成审计结论存在偏差。

第四,审计标准不统一。国家审计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通常在实施审计之前,审计组长会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和审计重点,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并组织审计组成员集中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活动。而会计事务所在承接国家审计业务时,出于执业习惯,更多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作为最基础的行为标准,对要参与的国家审计项目的政策依据往往收集不够充分、理解不够透彻,运用不够熟练,导致避重就轻,审计敏感性不高,掩盖重大问题等。

三、提高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质量的对策

为了提高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有效整合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体制机制,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规范社会审计。

1、建立外包社会审计项目的约束机制。在确定外包审计项目时,应针对外部审计组织和人员资质作出规定,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比如执业诚信要求、专业方向要求、工作年限及经验要求等。建立责任书签订机制,明确审计过程中社会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审计执业条例和职业道德,一旦违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后果。

2、建立全过程审计指导监督机制。将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重点以及相关的审计政策依据在审计下点前,组织参与项目的社会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明确审计目标、规范审计程序,并针对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遇到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对执业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进行检查监督,对于敏感性或者应该保密的审计事项,应督促审计人员保密。

3、建立审计质量考评机制。政府应对社会审计结果建立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主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主观方面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租成员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从组织规模、业务承接及内部协作能力、信息化人才储备及业务数字化转型潜力、接受处理处罚的状况、擅长及特色业务、注册会计师数量、审计人员学历、职称及执业年限等指标进行评价。客观方面主要从审计业务角度进行评价,可以从审计计划是否可行、审计重点是否明确、审计程序是否规范、审计意见是否合理、审计依据是否充分等指标进行评价。

4、建立会计事务所及审计人才储备库机制。应根据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的频率、效率和效果进行储备,对于业绩优秀的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可以进入储备库,在政府执行重大审计任务而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从储备库中的名单中进行优先选择;对于参与国家审计质量较差的事务所和人员,可以拉入黑名单库,以后不再使用。

5、建立审计资源共享机制。审计实践中,国家审计业务类型主要包括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民生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涉外审计等。国家审计可以针对不同的审计类型,整合审计业务操作指南、案例、方法等,在外包审计项目中通过在线学习课程及APP等多元信息渠道,与社会审计共享国家审计业务法令、规章、指引、审计方法、技术、数据。同时,社会审计擅长财务收支审计和工程造价审计,国家审计也可以利用其审计结果,避免相似内容的重复审计。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实现审计工作的双赢。

四、结语

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国家审计资源对于庞大的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来说严重不足,急需整合社会审计资源,形成审计监督合力。为了保证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健全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的体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层面保障国家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梅思宇.社会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17(10):P130.

【2】孔文远,孔媛媛,孔楠.国家审计利用社会审计资源的路径、风险及防范.会计之友,2020(2):P122

作者简介:徐恋(1980.12—)、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审计师、科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