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发病后患儿的临床表现为疱疹、丘疹以及发热等,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感染,甚至发展为肺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程序化护理是在围绕临床护理干预流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套完整护理干预流程,强调从程序支持的角度来促进康复。同时针对水痘患儿在临床干预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情绪,我院护理人员也重视对该患者的心理支持。现为深入了解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本文以2020年4月—2021年10月间收治的1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20年4月—2021年10月间接收的13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后,观察组患儿65例,男/女=36/29例,年龄3-10岁,平均为(6.15±1.52)岁;发病时间1-3天,平均水痘发病时间为(2.03±0.12)天。对照组患儿65例,男/女=38/27,年龄2-10岁,平均为(6.09±1.57)岁;患儿发病时间为1-4天,平均水痘发病时间为(2.08±0.15)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水疱患儿监护人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为普通型水痘患者吗,且患儿年龄小于等于12周岁。患儿的排除标准为:先天性疾病患儿;重症水疱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水痘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例如患儿在入院后接受喜炎平等药物治疗,护理人员介绍喜炎平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叮嘱患儿与家属严禁抓挠疱疹避免感染等。
观察组患儿则接受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强化患儿的入院评估。所有水疱患儿在入院之后立即由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评估,在评估方案中详细了解患儿病史以及近期用药与饮食情况等,掌握一般资料;介绍水痘发病的原因,阐述我院的相关规章制度等。(2)强化患儿的心理支持。患儿在入院后会因为疱疹瘙痒或者对医院环境的恐惧而出现负面情绪,因此在心理支持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动画片或者安静的纯音乐等方法来舒缓患儿的负面情绪。(3)强化穿刺护理。护理人员的不当穿刺行为是影响患儿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穿刺中要求护理人员能避开疱疹部位并严格控制穿刺的角度,保证一次穿刺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水疱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采用文献[1]介绍的方法评估患儿的依从性,其判断方法为:(1)完全依从。水疱患儿能够严格按照护理人员的操作方法接受干预,无哭闹以及抗拒问题;(2)部分依从。患儿在接受医护操作中出现哭闹以及抗拒现象,但是安抚后可继续接受干预;(3)不依从。不满足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值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各种水疱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消失时间(x̄±s,天)
2.2依从性
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n)
3.讨论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在水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在该联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整体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之所以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可能与联合护理模式的先进性有关,在本次联合护理干预下,护理人员可以按照程序化护理的操作规范确定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强调正确评估水疱患儿的相关资料,如掌握水疱患儿发病前有无不合理用药或者不当饮食等行为,这对于保证临床治疗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同时在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过程中可以从满足患儿身心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干预路径,有助于促进康复。同时表2资料证明,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整体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下的心理干预有关,根据心理支持方案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并且临床护理中可以解决患儿因为年龄小、认知程度低等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并发挥家长在看临床干预中的监督、引导作用,保证护理目标实现。
综上,在水疱患儿在治疗期间采用程序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之后,通过该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患儿康复,解决传统护理干预模式下患儿依从性差的问题,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谭一钊.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小儿水痘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2):310-313.
[2]余晓.舒适护理用于小儿水痘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8):125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