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财税信息化的发展,优化企业财税工作模式,使财务税务工作呈现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了降低企业财税风险,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应加强对企业财税风险的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税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基于此制定解决问题对策,以此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效果,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1财税信息化的发展
财税信息化,就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财税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管理,提升企业财税工作效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税务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为企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的动力,需要对企业内部运行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企业各个部门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此案为部门工作质量,使企业快速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1]。财税信息化发展,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能够让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使企业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稳定运行。
2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意义
企业财税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会因为国家政策、企业经营等因素发生。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施,主要是以企业常见的财税风险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手段,降低财税风险发生的概率,使企业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图一。
图一: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意义
第一,增强企业整体实力,促使企业升级转型。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施,实现对税务、财务风险的合理规避,减少不必要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升企业内部经营与管理效果。日常工作中,风险管理人员或者内部控制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原有财务管理制度、税务工作流程等进行创新,提升企业财税风险防范能力,使企业更好的运行发展。
第二,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传统经营管理中,企业将战略发展目标、战略规划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使财税风险管理出现被边缘化的情况,为企业稳定运行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者、相关人员对财税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同时可以针对财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对策,提升财税部门工作质量,促使企业稳定发展。在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支持下,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3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财税风险
3.1会计信息质量风险
在财税信息化快速发展下,企业会计工作逐渐由手工录入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工作流程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讲,财税信息化的发展,虽然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但是增加会计信息质量风险,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计信息质量风险,是因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不强,所以引发会计信息质量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财税工作,使企业面临较多的财税风险。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息录入环节出现问题[2]。财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工作人员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各项工作,将企业各个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录入在信息系统中,为财税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数据录入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完整或者错误数据的情况,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不能保障财税工作质量。第二,数据安全风险。财税信息系统中,涵盖大量的会计数据信息。部分企业将数据管理的重点放在收集、储存方案,忽略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部分信息系统出现安全性能不高的情况,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稳定。第三,信息故障风险。财税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会因为系统维护、升级不到位,而出现服务器停止运行、软件故障等问题,影响企业财务决策。
3.2信息化建设风险
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需要较多优质资源的支持,通过财力、物力的投入,实现财税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虽然提高企业财务、税务工作效果,但是也带来一些财税风险。首先,技术风险。财税信息系统比较复杂,其中包含较多的技术手段[3]。若是相关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能力,会使财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出现问题,如硬件设备兼容性不强、软件系统不稳定等等,从而影响企业财税工作实施效果。其次,市场风险。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财税信息系统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企业做好系统升级与转型,以保证自身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实际工作中,发现相关人员的信息系统维护、更新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面临一些财税风险。
3.3内部控制不到位
市场升级转型下,企业需要以自身发展需求为前提,利用内部控制手段,实现对各种风险的防范、控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财税信息化背景下,应以财税风险为前提,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实现对企业财税工作的监管。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在财税风险防范中的价值,忽略对内部控制的完善与优化,使内部控制工作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提升内部控制人员与企业职能部门人员的规范工作意识,不能企业监督管理的作用。第二,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不理想。部分企业虽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出现规则意识不强的问题,没有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落实在实际中,影响企业财税风险防范工作的实施。
3.4财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财税风险的出现,会对企业自身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企业各方面工作受到影响[4]。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财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将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如何经济效益上,使财税风险防范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思想观念,是推动内部控制、财税风险防范工作实施的关键。通过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可以解决企业运行问题,对提升企业各方面工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受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财税风险管理工作出现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不能为企业稳定运行助力。
4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的对策
4.1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随着财税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出现一些变化,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渐问题。为避免因为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财税工作,应该提升企业管理者、财务工作人员流程化工作意识,防止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5]。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升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财税信息风险管理意识,使其明确会计信息质量对财税风险的影响。财税信息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各个层级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重视,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针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利用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人员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的行为,提升相关人员严谨工作意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第二,加强对财税活动的监管,要求财税人员根据信息化要求开展业务工作,并做好相关的信息的记录与处理,为提升会计信息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操作中,以业务工作要求为基础,将业务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及时记录在信息系统中,保证信息系统中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财税工作实施提供支撑。
4.2加强财税信息系统的建设
为提升财税信息系统应用价值,解决企业财税风险问题,借助内部控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企业各项工作运行提供保障。首先,做好财税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为高质量信息技术工作开展提供保障。财税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企业为此投入较多的精力,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可以提升相关人员信息化工作能力,防止信息系统问题对企业财税工作的影响。日常工作中,可以组织个性化的培训活动,将财税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使用要求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工作人员在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6]。此外,可以组织业务交流活动,将内部控制与财税人员集中在一起,针对财税风险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共同探讨财税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并在实践中贯彻制定,为提升财税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提供保障。其次,建立功能齐全,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税信息系统。企业在财税信息系统建设前,应该对自身面临的财税风险、企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等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财税信息系统,为财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此外,还应将财税风险清单、财税风险识别指标上传到信息平台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财税风险的防范,提升企业财税风险防范能力与控制效果。最后,加强财税信息系统的运用,借助该系统分析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为财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供参考。
4.3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财税风险的发生,会对企业财务、业务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提升企业财税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发展的压力,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财税工作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基于此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为了解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企业中常见的财税风险,掌握不同财税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制定科学制度,对财税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为企业财税工作开展助力。
其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财税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内部控制人员的责任、工作内容、工作范围,要求内部控制人员根据相关的制度与要求开展工作,实现对财税风险防范[7]。此外,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对内部控制人员是否认真参与岗位工作,是否存在消极工作情绪、是否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财税风险控制成效等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掌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税风险管理效果奠定基础。完成考核评价后,将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在实践中,利用考核结果导向的方式提升企业对财税风险管理的重视,为高质量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最后,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管。为防止内部控制形式化的问题,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行为、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监管,借此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警示意识与主动工作意识,为高质量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4.4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环境
财税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生较大的变化,面临的财税风险也逐渐增加。为提升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应创建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环境,使所有的员工都参与风险防范中,推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针对以往财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如图二。
图二: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环境
第一,提升企业管理层、基层员工的财税风险管理意识。内部控制阶段,企业应提升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明确财税风险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管理制度,为财税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助力。
第二,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对财税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相关人员的规范工作意识,减少了财税风险发生的概率[8]。实际工作中,鼓励基层员工参与监督管理中,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财税风险管理进行监管,并及时与上级部门互动,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基于企业财税风险管理情况,建立奖惩制度,为提升财税人员、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热情提供保障。奖惩制度建设的目的,是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岗位工作,目的是减少消极怠工问题。针对员工实际需求,制定不同的奖励、惩罚方案,为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做好铺垫。
结语:
总而言之,财税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财税转型的有效途径。为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财税风险,应做好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工作,借助财税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企业的财税风险得到控制与防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文超.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纳税,2020,(04):28-30.
[2]李茹.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22,(35):106-108.
[3]解若男.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3):139-141.
[4]唐晨.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8):119-121.
[5]吴晓泉.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市场,2022,(06):188-189.
[6]林喆.基于财税信息化探究企业财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务[J].质量与市场,2022,(04):10-12.
[7]龙敏.基于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路径研究[J].商业观察,2021,(21):82-84.
[8]杨为琛,张国超,杨珍珍.财税信息化下的企业财税风险管理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05):138-139+142.
作者简介:陈春艳(1980.3-),女,汉族,本科,湖南衡阳,会计师,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