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改进体育中考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地区都开始了体育中考的改革。以滨州市为例,2022年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分值为100分,采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测试方式,初中体育考试分值占比到2022年不低于15%。体育中考改革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同时对体育课堂教学、课后体育锻炼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 滨州市体育中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分析
滨州市体育中考体考改革后,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一)运动参与。由学校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制定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及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办法,在每学期末对学生体育课程出勤率、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课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等进行评定或考核打分,最终成绩在学校公示1周无异议后确定。
(二)体质健康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统一的测试设备、统一的测试软件,通过集中测试、集中体检等方式,主要包含身高、体重、肺活量。
(三)运动技能测试。项目分类:1.必测项目:1000米(男)或800米(女)跑。2.二选一选测项目:引体向上(男)或体前屈(女)、跳绳。3.多选一项目:立定跳远、实心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
测试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视学生日常训练测试、参与度,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格和锻炼习惯学生平时的出勤、测试成绩、上课表现等情况,都作为最终的考评依据,这对学生是个约束,也是动力,改变了单纯依靠测试成绩判定学生的弊端。这给体育基础不理想、认真训练的学生提供精神动力,鼓励他们积极锻炼,不断进步。同时,也给体育测试成绩好,但上课不认真的同学形成压力,约束其上课的消极行为。体育课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优秀的体育品格,改革后更能体现这一目的。
(2)增加运动技能项目比例,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中考体考改革前,测试内容偏重于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如100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等,球类等运动技能考核项目较少,这样不便于球类等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开展。改革后,增设了跳绳、篮球、足球、排球等常见项目,同时学生以自选的方式选择考试项目,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去练习和考试,给学生的更大的主动权。改革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刀切,更贴合实际,促进中考体育测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二、中考体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促进
(1) 学科重视度得到明显提高,体育教师责任感提升
中考体考改革前,体育分数占50分,并且各项目有最低分数,学生分数之间差距不大。改革后,体育分数升为100分,分值仅次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生之间分差明显提升。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明显提升,从毕业班级来看,学校保证课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练习。家长积极响应体育老师,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带领孩子锻炼,努力提升成绩。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更高,练习效果也非常理想。初一、初二等基础年级的体育课也得到很大重视和改善,基础年级的相关领导、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制定和参与本级部的课间活动内容,未雨绸缪,提前培养锻炼的好习惯。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学科分数的提升,意味着体育教师的地位提升。这会让长期在学校地位并不高的体育教师得到应有的重视,督促体育教师认真教研,备好课,上好课,努力提升自我水平,夜不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提升。
(2) 促进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多样性
新的中考体考新增加了跳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引体向上等考试项目,项目多样性意味着学生要练习的项目丰富,避免了以往毕业班级以跑、跳等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内容,球类是大多数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加入考试内容后,更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三、中考体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挑战
(1)考试项目增加,加大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
考试项目增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无疑增加了体育教师的教授内容,并且需要达到好的成绩,体育教师需要过硬的个人教学能力,更好的备课,更强的课堂的控制能力,同时体育教师也需要提升自我的运动技术水平,这对体育教师形成较大的教学压力。
(2)考试分数提高,学生素质差距过大,家长、学生焦虑加深
改革后,体育分数在所有学科里排名第四位,部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及其家长,尤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及其家长,非常着急。这部分学生或因为不重视体育,或其他原因导致基础差,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为提高分数,过量训练等现象出现。
四、适应中考体考改革的建议:
(一)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学生应各尽自责,共同进步
随着中考体考项目增多,学生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体育教师、家长、学生都要求有长远的计划。学校要提前筹划,整体设计,保证体育课课时,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避免各种事务和体育课、课间操活动等的冲突。体育教师要整体设计体育教学,不同级部的体育教师之间的协调,保证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每位体育教师要保证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质量。家长和学生要有体育锻炼的意识,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锻炼氛围,各家庭之间也可以形成锻炼互助小组,共同进步。
(二)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不要盲目应试和功利
虽然中考体育是以分数方式呈现,尤其体育教师和家长应该要清醒认识到,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让学生要有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切记把中考体育搞成应试考试,只关心分数,应付考试,课堂失去应有的乐趣。
五、结论
中考体育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中考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较为深远,是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力措施。在此背景下,充满机遇和挑战,学校、体育教师、家庭、学生应该清楚认识到改革的目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任玉生.安徽省巢湖市体育中考的实施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
[2]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7).
[3]朱琳: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
作者简介:吕小波,男,1986年12月,汉,山东滨州人,研究生,中级,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