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持续推进优质教育,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但目前的体育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在初三这个特殊的时期,体育教学展现出来的现状,还需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设计合适的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问题,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初三学生发展的特点,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此为中考做好准备,增强学生的体能,推动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好地锻炼。
1.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过于重视体育中考项目
初中是体育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中考是唯一包含体育成绩的考试,体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我国学校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目标,这一理念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此,我国许多地区和学校仍然把提高入学率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诚然,现在大部分师生都认为入学考试是改变学生命运的重要途径,这种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中学体育教育比较特殊的阶段相结合。最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师过多的注意体育考试项目,注重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句,而忽视了体育本身的积极意义。
1.2体育课被占现象比较严重
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的考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地区的中学都将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率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中考包括体育成绩,但入学考试的比例很小,因此大多数学校认为,如果学生掌握了考试项目,就不必花时间去运动。因此,大部分地区的初中普通体育项目都被忽视,体育课程被许多原因所压制,比如课时较紧、考试等。
1.3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如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初三学生都没有兴趣,积极性也不高,通过与学校进行交流,发现主要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考就要来临了。读书的压力太大。各学科教师对初三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教师热切盼望在中考之前,提高学生的中考分数,促使学生能够多学一点知识,迫切希望学生的学习效果快熟上升。第二,体育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在中考之前,体育教师大多集中于中考的考试项目中,很少改变训练日常枯燥的训练方式,显然与年轻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符,若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下去,学生们的兴趣和热情就会轻易消失,对体育教学课堂就没有参与感,还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1]。
1.4盲目强调运动强度,忽视运动技术指导
其实质是以体育目的为指导,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有效运用教育策略,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体力发展与体育技术学习的终极目的,以中考考试为最终目的,在中考考试的体育课程中取得满分,初中的体育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在宝贵的教室里珍惜时间,训练初三学生中考试项目。体育是当然的体育课,但同时上体育课,着重运动的数量和强度,懈怠体育技能的引导,只能反复练习,学生的运动技术很难得到提高,难以在中考中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
2.面对体育教学现状提出的策略
2.1注重探索多元体育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接近中学生,老师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考考试项目。为了进行优质教育,体育应培养学生的体能和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主要目标[2]。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若只是为了测试项目进行教学,显然违反了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失去了体育本身的意义。中考给予了初三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因而,初三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可扩大体育评价项目,以更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将优质教育条件作为教育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完成基本教育任务。
2.2确保体育课程的正常开设
从体育基层的实践和大量文献资料中总结出,体育对初三学生的积极影响:第一,体育运动具有减轻学生学习和运动压力的效果,有刺激人们释放精神压力的效果,现在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因此,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放轻松;第二,体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体力,初三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体育比赛的持续发展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有很大的影响;第三,基于运动本身的特点,可用于培养学生,初中学校应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体育及其多样化的积极意义,使之有规律地开展体育课,为体育事业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贡献。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学生的参与和热情。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此外,还应注意学生体育锻炼时的身体状况,以适应初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有效激发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体育活动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4扩大体育领域以外的范围
事实上,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不够的,仅仅局限于有限的体育课程是不够的。学生的体育,只有扩大到超出体育课堂的范围,才有可能进行体育锻炼。为使体育能力的持续、踏实地提高,使初三学生在中考表现有很大的提高,在中学体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有明确的每日标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以每天的教学标准为基准的各种课余体育作业或练习形式。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逐步提高,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中考考试体育成绩,而且对初三学生的身体发展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2.5丰富体育锻炼形式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摒弃机械的、传统的锻炼方式,选择有趣的教学方法,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减少学生的厌烦心理[3]。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中,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中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除此之外,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充满热情,给体育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三的体育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具体的教育内容,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改善体育教学的现状,帮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能,使学生获得的健康体魄,中考试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赵勇生.细谈初中体育中考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5-256.
[2]顾璇纲.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教学调整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48-49.
[3]李友利.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J].新智慧,2020(2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