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在科学技术上不断奋斗、不断进取国家和民族,就有机会实现人类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定要正确地使用技术,使技术成为科学地运用,使技术有利于推动人类的解放,有利于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实现共产主义的有力手段与工具,又是人类在自然界本质力量表现的社会活动,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感性需求。
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尽管在很多领域能够提高人类生活的效率。例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从徒步到骑马、坐汽车、坐飞机,科学技术确实提高了人们出行的速度,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没有以上的交通工具,人们依然能够活。而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医疗领域以及在电声转换技术等领域真正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改变了我们因疾病无法治疗离世的现实;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彻底改变了人们靠天吃饭的处境;科学技术彻底促进电声转换技术,能让所有平民享受音乐等。
一、科学技术在医疗上,彻底改变了人们因疾病无法治疗离世的现实
最初,人类面对无情的瘟疫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依靠原始宗教,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20世纪以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类能够科学地、精确地、系统地认识到引发传染病的各种病毒结构和属性,在医疗领域不断地涌现抗生素、疫苗、电子显微镜、基因测序技术等现代科学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准确地鉴定病毒、研发药物、制备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和治疗基础。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抗击SARS、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重大传染病中,科学技术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战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解决方案。科学技术的不断地进步,人类在医疗方面取得了让人类足以自豪的成就。当今的医学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一方面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有广泛的技术手段,是达到了人类史上医疗领域的新阶段。我们在医疗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人类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医疗领域里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和熟练的治疗方法,使医学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且在医学领域里广泛地应用,尤其在生命科学以及物理、化学和测试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子显微镜的应用,极大促进了人类医学发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生诊断疾病的能力和准确性,及时查明患者不明原因的疼痛、必功能的分级、身体一些器官的病理变化。同时,在医疗领域里我们还通过科学技术能够测试出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轻微病理震颤以及鉴别不同疾病的震颤,并能够准确地、科学地为医学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今无法完全治疗的艾滋病、心脑血管病、早衰症、癌症等很多疑难杂症将会迎刃而解。
第二,科学技术改善了人类生命质量。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地运用有利于创造更健康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了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改善,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能力。例如,1972年屠呦呦成功提取到青蒿素,成功地运用在医疗领域,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当前的医疗领域里,有十分先进的工程,比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科学技术促进了诸如此类的医学工程,为医药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维护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使人类前所未有的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自然寿命。
第三,科学技术推动了医疗保健事业。科学技术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广泛地使用,推动了医院建立信息系统,极大程度促进了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医院通过科学技术完善和落实医疗改革措施,重视医疗服务品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卫生服务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最初,医疗服务普遍被认为是当前信息化最慢的产业,医学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而随着科学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临床医疗的诊断、治疗、护理和监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科学技术在医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人依靠科学技术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个方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医料技术成果在治病救人方面广泛地应用,极大加快了医药卫生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治愈疾病和预防疾病的能力,从而改变了人类因疾病无法治疗离世的局面。
二、科学技术在农业上,彻底改变了人类靠天吃饭的处境
最早,人类种地举行一种祭天仪式,祈求上帝本年度地风调雨顺,农作物的收成都是靠天。而现在社会中,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广泛地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只能靠天吃饭的处境。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地运用,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第一,科学技术推动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源动力。最初,人类只有技艺没有技术,只能是靠天吃饭,而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地、科学地运用,农牧民放弃了原始的祭天祈求上帝的种地方式,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能够熟练地掌握农牧业生产适用技术,能够有效管理农作物提高产量,从而在产量上、质量上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同时,科学技术在农牧业领域中,对劳动资料的渗透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作用是组合、调度和控制生产要素,使农牧业生产过程的动态系统发挥出其最佳效能。
三、科学技术促进电声转换技术
过去,人类发展史上存在着等级制度,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等级制度已消失,但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明显存在贫富差距。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的贫困是先被制造出来的。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产生出来。”因此,不同收入群体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物质领域的满足有差别,在精神领域满足上有存在天壤之别。但是科学技术促进了电声转换技术,能够满足所有平民的精神需求,以前只是少数的贵族享受音乐,现在所有的平民都可以。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人们完全可以把一个柏林爱乐乐团和它的指挥卡拉扬继放在口袋里。若没有电声转换技术,人们就需要等待拉特尔带着柏林爱乐乐团演出,才能饱这耳福。因此,电声转换技术是人类在自然界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类的感性需求。
四、结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他们明锐地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一百多年中,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现实社会中,我们使用科学技术应该充分考虑技术、人、自然、社会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共生,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佳发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第23页。
[2]在战胜疫情中发挥科学技术的关键利器作用[J].现代企业,2020(04):1+4-5.
[3]郭建. 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4]在战胜疫情中发挥科学技术的关键利器作用[J].现代企业,2020(04):1+4-5.
[5]于风.论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1997(05):21-22.
[6]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4,第124页。
[7] 黄威威.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技术观及其当代发展[D].东北大学,2012.
[8]倪伟波.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