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协会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刘洋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洋,. 反邪教协会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J]. 中国城镇,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9296.
摘要:
农村邪教毒化社会风气,侵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给各项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多方面的阻碍。反邪教协会是社会各界有志于反对邪教组织的认识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是与邪教作斗争的群众团体,更是民间反邪教组织的排头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之下,反邪教协会对推动农村反邪教工作、助力农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
DOI:10.12721/ccn.2024.159296
基金资助:

一、反邪教协会是推动农村反邪教工作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党中央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制定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由于农村自然环境的特点,社会形态的差异和先天性的不足,一些邪教组织如,“门徒会”“法轮功”“全能神”“主神教”纷纷把发展信徒的目光瞄向农村,严重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定祥和,威胁着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

近年来,中央下发一系列重要文件指导农村邪教治理工作。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严厉打击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向农村地区的渗透。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在农村的渗透。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主要任务的第十二项中强调,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邪教活动打击力度,制止利用宗教、邪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大力整治农村乱建宗教活动场所、滥塑宗教造像。上述各文件突出了农村邪教治理工作在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

反邪教协会是全国公众在反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中,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党的领导和捍卫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由自然科学界、社会科学界、新闻界、宗教界等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织而建立起来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在反邪教工作中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村反邪教工作的重要力量。要想彻底消除邪教对其成员的禁锢,需要多种方式和多个领域的相互衔接。比如邪教实质的解析,需要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的介入;邪教危害的宣传,需要各类媒体的广而告之;邪教成员的挽救,需要懂心理科学人员的参与;邪教成员回归社会,需要单位、社区、亲人的接纳和关爱等。因此,只有多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科学手段的合力,才能根除邪教的危害。反邪教协会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更是推动农村反邪教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反邪教协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当前我国各类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成为邪教滋生的重大风险源。因此,农村邪教治理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至2020年全面胜利以来,以精准扶贫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1年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893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7%。农村地区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获得了基本保障,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邪教组织处心积虑地以谎言、欺骗等手段,不断从群众手中窃取脱贫攻坚取得的累累硕果,蛊惑群众入教能防病治病甚至能不劳而获,导致误入邪教的群众,抛弃家庭,放弃生产,奉献财产,导致贫困。有的邪教散布“现在灾难就快要来了,钱财、粮食放在家里不保险,只有放在天国才安全,一份捐献可以得到十倍的回报”。有的甚至成立了所谓的“天国银行”哄骗群众交出财产,坑害了众多善良的老百姓,有些受骗的群众甚至把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和钱都交给了邪教。。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与当前脱贫攻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根本解决邪教问题,才能让农民把脱贫攻坚中取得的“钱袋子”稳稳握在手中。

在现实生活中,最先觉察的往往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这些基层社会对当地居民的活动情况有着更直观的了解,对于尚处在萌芽状态或潜伏状态的邪教组织和人员有着更敏感的觉察。反邪教协会由社会各界反对邪教人士自愿组成,是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对于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具有一定的条件和渠道。反邪教志愿者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比起一般的反邪宣传更容易走进心里,唤醒他们。反邪教协会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不但帮助涉邪农民摆脱邪教,更重要的是使其脱离邪教组织后摆脱贫穷、发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比如,告诉大家过好日子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创造,邪教只会带来灾难。生活暂时不富裕不要紧,只要肯吃苦,靠科学,总有一天能够富起来;通过对有工作能力的帮扶对象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因地制宜帮助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将扶志与扶贫相结合,鼓励其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应争取政策支持,以低保、特困兜底等保障措施改善其生活条件,综合运用救助帮扶手段使其共享发展红利,保证乡村振兴列车不落一人。

三、反邪教协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社会和谐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邪教历来是放大社会矛盾,诱发社会动乱,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反邪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反邪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的构建则为反邪教斗 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各类邪教组织极力向农村渗透,把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作为拉拢裹挟的重点对象,宣扬歪理邪说,蛊惑信众,有田不种,有学不上,有家不回,有病不治,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危害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干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已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党中央指出,“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反邪教协会组织处在维护稳定、防范邪教的最前沿和第一线,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各级反邪教协会具有广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处于同人民群众最接近的地位,最容易感知民众的意愿和要求。通过结合农村邪教现实特征,发挥群体活动的本能和群众的优势,在农村构建起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的群众网络,使反邪教工作厚植群众基础,真正成为党和政府反邪教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建立起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把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又要把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反映给政府,使得农民群众的思想与中央高度一致, 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邪教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群防群治的力量为邪教治理工作提供澎湃动力。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