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产业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革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要。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广播和电视新闻传媒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要想不被受众所遗弃,并在传媒领域站稳脚跟,必须要转变自己;加强创新,克服各类缺陷。比如,他们可以将现代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各种视频网站中,也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文字,让新闻更有说服力。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改革措施可以改变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传媒的弊端,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一、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创新意识的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广播和电视的收看率急剧下滑,而且还在不断加剧。如果一直按照常规的方法来做,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为了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传统的媒体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将自己融入到新的媒介之中。开辟自己未来发展的新道路。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新媒介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从多种报道方式,多个视角来进行新闻的传播;用新颖,有趣,实时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需要,提高其收视率,推动广电传媒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转变分析
(一)重新认识与理解典型的价值
新闻典型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典型包括事件典型,个人典型和群体典型,为了让其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地认识典型,要使其能全面体现出整个传媒的特征,使其具有时代性和重要意义。因此,在对典型的选择上,要充分,正确地认识典型的价值,并根据时代特点对典型进行重新解读。例如,在典型的电视新闻人物的报道中,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分享技术,例如:推广冬暖式温室蔬菜;旧典型的宣传重点在于技术,若能赋予其时代意义,则可侧重于个体的贡献和新农村的建设。
(二)捕捉与提炼典型细节
在全媒介条件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各种类型的新闻问题。不论是经典的事件,都必须包含“被调查的对象”这个元素,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采访;要从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中发掘并展示人物的光芒,做到人性化访谈,增强访谈的效果。在典型的电视新闻中,相关人士既要抓住典型事件,从典型人物中提取相关的相关信息,并从具体的角度去把握人物的内在情感,并抛弃常规的叙事方式,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从人文视角出发,挖掘典型人物、事件的形象及报道,使观众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典型事件,人物的内心世界,缩短与典型人物的心理差距。
(三)转换写作视角,丰富表现形式
在典型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通常采取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即以一种完全积极的态度书写;作者常常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描写为人物传记,造成了一些典型的新闻大同小异,而这样的叙述方法和角度常常很难反映出其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因而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在全媒介条件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创作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
要改变叙事的角度,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吸引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使新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例如,可以采用侧面烘托,对比,突出经典的特色。在典型的报道中,要充分发挥新时期的新理念和新理念,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从典型中发掘出更多的宝贵信息,让其更加新颖,更加广泛地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三、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
(一)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资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观众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因此,要想获得更广泛的受众,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新闻报道若仍保持着以往的单调,必然会影响到受众对其题材和内容的兴趣。
必须改变思想,在传播手段上要有创新,要主动融入新媒体,要有多样化的报道形式。比如,可以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公众号,使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以碎片形式发布消息;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文字,以及各种图片和音频,使受众更好地了解、掌握资讯,既能迎合受众的需求,又可增强电台与电视台的新闻宣传效果。
(二)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了一部手机,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打开 APP来收看广播和电视新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固定播放时段。移动电话使用者可以通过下载视频播放软件来浏览新闻,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来加深对新闻事件和背景的理解。
此外,新媒介借助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要多于传统新闻,而且覆盖范围广泛,受众可以透过社会媒介与新闻编辑,主持以及其他使用者一起讨论新闻主题和观点,产生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交流模式很容易吸引观众。在传播媒介中,要利用新媒介的优势,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微信,抖音,微博等各类视频媒介,网络平台上进行广告,而快手等平台则能及时发布更多的新闻资讯或报导,以适应广大受众的需求。
(三)及时报道热点,强化舆论引导作用
只有积极、积极的新闻报导,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广播电视在这方面具有诸多的优势。作为党和人民的发言人,要想在新闻媒介中占有一个制高点,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既要有积极的一面,也要有对党和人民的支持,它的权威和可信度是它所具备的重要地位。目前,虽然在竞争能力上有所下滑,但只要坚持客观正面的舆论引导,紧跟时代潮流,把党中央和国家的呼声正确传达出去,就能获得更多的重视和认同。
(四)创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
新闻阅读是人们认识社会、国家、国际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报道应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不能以主观情绪来表述客观的事实。然而,简单,单调的叙事方式无法适应广播,电视新闻的需要,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有多种,如添加视频,图像,文字说明等,让单调的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有趣,容易为公众所接受。
同时,也可以搜集观众对此类新闻的评论和评论,并在采访中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努力使其在内容和方法上更加完善。新闻报道要能唤起受众的兴趣,真正深入到受众心中,与受众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所传达的主旨。而当前的时政新闻多为政治层面的报导,与现实观众所关心的话题之间缺乏密切联系,令人费解。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时,应增加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事例,以小见大;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受众在观看时能够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政策和法律条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另外,在电台的新闻报导中,也可以设立公众号、热线等交流渠道,利用公开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获取受众的观点,回答受众的问题,增强自身的用户粘性。
(五)结合新媒体元素
目前,电视新闻的专题报道必须要在生产方式上进行改进,而在采编与制作上必须与新媒介相融合,将电视新闻与新媒介结合起来,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比如将三维动画,图表和数据运用于新闻报道,改变传统的“铺陈叙事”的报道方式,使电视报道的专题报道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又例如,利用数码技术将电视新闻的专题报道进行打包,既能提高电视的观赏效果,又能使观众更容易接受。
结束语
创新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创新是整个传媒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从节目形式到节目内容,再到节目主持人的设置,是广播电视新闻在适应媒体融合,媒体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使其在新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童炜来.论全媒体时代如何创新电视突发新闻报道[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105-106.
[2]赵爱林.新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新闻报道创新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20(20):191-191.
[3]张健.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典型报道的转变与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