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受到巨大的冲击而发生改变,新闻从业者应当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式,转变思想,将新闻传播事业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利用安全、便利的互联网,将新闻传播发展的未来做好规划。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业者认真对待,不断改进完善,从注重受众需求、提升服务意识作为出发点。在新闻传播事业中,不断挖掘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故事,不断深化新闻内容,快速反应追踪社会中的热点,从而实现对我国新闻传播同新媒体的结合,利用互联网开发数据新闻移动客户端,从更多的渠道中挖掘新闻传播的策略,力求在新媒体时代下,改进新闻传播的方式,以全新的面貌展开新闻活动,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目标。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
首先,是多样性。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推进,使得各类传播平台层出不穷,社会信息流通速度和数量大幅度增加,传统新闻传播受到影响其传播媒介不多增加,同时新闻内容和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新闻节目中开设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大众的沟通交流,极大的满足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其次,是互动性。新媒体时代中,信息的共享性显得十分突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将新闻信息进行跨区域、跨时间的实时共享和快速传播,利用互联网的平台,网民能够对各种社会事件及时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通过这种及时的互动使得新闻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强了受众与新闻事件发展的互动。最后,高实效性。以往的新闻传播之中,其节目播出事件、制作内容等受到多重限制,在新媒体时代中,这样传统的新闻传播往往会错过重要的传播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受到影响,转变了观念和方法,通过多重网络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及时对新闻信息进行更新,获取受众的关注度。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现状
2.1可视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的可视化特点,主要指:利用推动社会前进的互联网先进技术,将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数据转化为视频、图像等进行显示,通过对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数据的图像化处理,使得新闻改变以往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形式,而是成为可视化的模式,对公众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新闻信息。新闻传播中的可视化,能够将庞杂的信息数据和各种新闻中的相关联系内容,利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增强新闻传播中的专业阐释效果。新闻传播中的可视化特点,使得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例如一些新媒体新闻中,利用时间轴、图标等多种形式展现其中关注的核心呢荣,帮助受众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新闻的内涵。
2.2交互性
新媒体时代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中的单向传播局面,大众所接受的新闻传播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信息,逐渐转变成为大众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转载、评论等多种交流互动模式,大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新闻的传播与生产过程之中。而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更是为新闻传播提供了现实中的交互性平台,而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类视频、图像制作软件以及程序等,更是为新闻传播中的交互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能够更加有利于大众同新闻内容进行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评价,从而进一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与实用性。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传播所具有的交互性特点,能够让大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的获取与制作过程中,增加大众对新闻的交互式阅读体验,激发大众对新闻中公共议题的关注与讨论热情。
2.3创意动画
在新媒体时代中,将传统的新闻传播中穿插创意动画,能够实现将新闻信息以生动、有趣、亲民、可爱的动画形式呈现给大众这一目的。新媒体时代中,我国新闻传播中对于创意动画的运用较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获得了大众的关注与喜爱。例如,《动画解读十三五发展理念》这个新闻传播的创意动画形式,就是将新闻内容中的核心“十三五”规划作为背景,利用创意动画,向大众展示规划的作者、规划执行的方法以及“十三五”规划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新闻主题传播中,创意动画的形象生动可爱、句子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清晰,深受大众喜爱。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困境
2.1新闻传播中内容缺乏新意
传统的新闻传播事业,由于没有互联网高科技的加持,没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仅仅局限在一定区域之内,短时间中会由于区域中的文化、风俗等吸引当地部分受众,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则会由于缺少外界新的新闻信息,对时政类新闻信息获取不及时,导致无法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传统新闻传播工作中,从新闻内容、角度展现、新闻实效性等多个方面,均缺少新媒体背景下的多种传播形式的融入,从而使得传统新闻传播事业无法满足受众在新媒体背景下对新闻的更高标准需求 ,难以吸引畅游在互联网中的广大受众。以某广播电视台的传统民生新闻节目为例,栏目组也考虑到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冲击,开始逐步转变思想意识,将新闻传播的方式进行拓展,开通了新闻栏目的官方微信平台,但是由于缺乏制作经验其官方微信平台的内容缺乏原创性,大部分都是通过转发其他媒体实现推送,导致此新闻栏目的微信平台难以发挥其长处,降低了受众的关注度和互动性,无法帮助新闻栏目吸引新媒体时代中的受众。
新闻传播想要通畅、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能够引领社会舆论、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新闻内容需要具备多重特点,其中主要包含了时新性特点、新闻内容的热点性、接近百姓生活性、具有社会显著性以及趣味性等。因此新闻的内容选题不能单纯对搜集的数据信息展开罗列,而应当针对以上几种特性使得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内容更加抓人眼球,改变传统新闻传播中内容的匮乏与缺少新意的缺陷。同时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中信息的可获取程度、价值含量以及意义,会对新闻传播的速度、范围、受众群体产生直接影响。根据观察,我国现阶段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内容主要涉及范围包括国际新闻报道、国内事实解读等方面,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国际政治、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等重大内容上。
2.2新闻传播平台缺乏互联网思维
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同传统新闻传播的融合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丰富的经验借鉴,没有适合的规范遵循,需要新闻传播从业者者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实践不断挖掘其中的内涵。新闻传播同新媒体的融合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可以实现的,而 应当遵循新媒体发展的规律,顺应社会新闻传播发展的趋势,利用新媒体作为跳板,帮助新闻增添更多形式的高效、高质量传播途径,使得社会热点新闻能够同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合作,展开传播服务大众。在多重新媒体平台的加持下,为新闻传播建立起庞大、覆盖面广泛的网络客户端,将新闻的编排形式适应新媒体平台,使得新闻传播同新媒体结合,增强关注度、引入更多与受众互动的环节,帮助新闻传播中增加互联网思维,实现新时代中的拓展与改变。
2.3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作主体缺乏时代意识
新媒体时代,一些新闻创作主体和相关从业者,对时代发展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转变思想,仍然沿用以往的经验开展新闻传播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创作主体应当接受时代的潮流变迁,跟进互联网的发展,在自身传统新闻传播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新媒体的意识和新的互联网操作知识。根据对新媒体时代中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观察,许多新媒体的从业者开始顺应新闻在互联网中的发展趋势,选调年轻、有朝气、熟悉新媒体平台的人员组成新闻制作团队,通过对这些成员的多方面培训,包括新媒体平台应用、互联网知识学习等,以传统的新闻传播经验为起点开始制作、传播社会各类热点新闻,采用新媒体发展的规律、操作模式、写作形式等,在网络中获取更多的受众关注。
2.4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数据流通渠道缺乏管理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依托互联网进行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当前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形式多样,在新闻传播中对这些平台缺乏筛选、管理和统计等工作,更难以实现对新闻传播中数据的分析和呈现统计。因此导致许多虚假新闻、过度宣传出现,误导了人民群众,带偏了社会舆论,使得新闻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服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甚至在一些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数据流通渠道的管理,导致网络媒体中的新闻多为转载的二手数据信息,出现了新闻传播中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保障的问题。同时由于新闻传播中对数据流通渠道的管理缺失,一些新媒体自身缺乏专业的新闻知识,不能运用准确、科学、合理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新闻传播中数据进行描述与呈现,因而限制了新媒体中新闻传播的高质量发展。
三、新闻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创新之路
3.1平台创新
新媒体时代中,开展新闻传播的创新之路,首先,新闻的制作人员要对内容进行创新,以匹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大众目光。例如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都是各地方电视台的主打节目,其自身具备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形式与特点,其吸引大众的方式也比较传统。如果对这样的新闻进行创新,很有可能因为风格的改变,出现被老观众抛弃的现象。因此在这样的民生新闻栏目进行平台创新,需要节目组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大众进行调查分析,在充分了解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平台创新工作,获得新闻传播的创新经验,推动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改变。
3.2内容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中,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我国的新闻传播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互联网中海量的新闻信息资源,充分满足了大众对新闻和多种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渠道。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缺乏约束与管理,新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专业水平不高,都导致了当前新闻质量的下降。而海量新闻信息数据的出现,更是使得新闻传播中有大量的内容近似的新闻信息涌现出来,大众对如此多的重复、近似的新闻信息失去了兴趣,导致新闻媒体平台失去了大众的关注。这就需要在新闻传播中,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要严格审核,同时新闻信息的内涵要有一定深度,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剖析,使得大众能够更清晰的了解新闻传播中信息的来龙去脉。同时新闻传播的信息还应当符合社会主流文化的标准,反映出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得新闻传播的信息成为大众的窗口,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新闻传播的内容创新,不能做简单的“搬运工”和“标题党”,必须注重新闻传播中信息的真实性与原创性,尽量不使用浮夸的修辞手法,避免出现误导大众的嫌疑。在新闻传播内容的创新工作中,只有符合大众的新闻需求,才能够实现新闻传播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够加强新媒体与大众之间的联系,增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3.3开发新闻传播移动客户端,拓展新闻传播的渠道
新媒体时代中,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使得移动技术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群众通过移动互联网参与到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制作、评论之中。改变了以往人们只能被动接受新闻传播的模式,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能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从采编、整理归纳、发布传播、评论等整个流程之中,对新闻传播有了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感。不论是以往的传统新闻传播,还是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中,人们对新闻的用户体验,同对新闻的质量都有着同样重要的要求。当前,新媒体时代中,想要在新闻传播中带给受众更完美的用户体验,就需要开发新闻传播移动客户端,在拓展新闻传播渠道的同时,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各类硬件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推动着新闻传播从传统的纸媒、PC端转向了移动客户端,极大地拓展了传播渠道,使得越来越多的移动客户端新闻出现,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服务。
3.4注重受众需求,提高服务意识
新闻传播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向社会和大众提供真实、科学、具有时效性新闻的责任,能够实现新闻信息快速传播、引导舆论并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目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往的新闻阅读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人们更加倾向于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进行碎片化阅读,使得新媒体时代成为一个受众需求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利用碎片化阅读获取新闻和所需的其他信息,因而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传播,一方面应当传播真实、科学、时效性强的各类新闻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经过对新闻中信息的梳理和分析,用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为受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和检索方式,实现新闻传播同信息服务平台融合的转变。
3.5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构建专业团队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其操作方式、技术手段和创作理念,受到互联网海量信息数据的影响,被形式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平台所推动,因而更新速度很快,这就对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迎接的巨大机遇。在新媒体时代中,新闻专业人才出了具备传统新闻以及传播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之外,还需要具备互联网中的分析与整合大数据的能力、解析统计数据与图形化处理的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要技能。这就使得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从以往的“专才”向着“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中,新闻人才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存在,而是需要同新闻记者、程序开发员、视频剪辑制作人员等组成新闻生产团队,在团队合作的 基础之上实现新闻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创新之路。
结束语: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不断促进传统新闻传播事业同互联网、新媒体进行融合,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不断拓展新闻传播的发展空间。我国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推动着传统新闻传播事业顺应时代的潮流,坚持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传播宝贵经验,反映新时代中群众诉求,弘扬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程琳,郭杰.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问题与策略[J].北方传媒研究,2021(04):35-38.DOI:10.19544/j.cnki.bmyj.2021.0068.
[2]高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记者观察,2021(15):97-99.
[3]潘鸿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2021(02):23-24.
[4]王晓雪.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04):113-114.
[5]朱雅群.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传播,2020(17):110-111.
[6]孙宇.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策略的优化[J].新闻传播,2020(04):115-116.
作者信息:丁昱瑶 女(1999.3—),汉族,籍贯,山东烟台,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新闻传播,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