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克服自身的紧张心理,才能快速的进入到钢琴演奏状态中,心无旁骛的演奏钢琴,最大程度的展现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达到理想的钢琴演奏效果。在以往的钢琴演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部分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表现都非常好,然而一上台演奏就会出现各种失误,这就是因为演奏者适应环境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进行紧张心理的自我调控,因此,要加强对钢琴演奏者的训练及其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的训练和提升,从而为其在台上更好的演奏提供保障。
一、通过合理分配注意力来实现对紧张心理的调控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产生紧张心理主要是受外界环境影响,演奏者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钢琴弹奏中,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分散,而人的指部动作以及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感悟,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注意力的影响,如果演奏者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不能合理的进行注意力的调控,自然会影响指部的动作,也会影响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作品情感及内涵的传达与艺术的表现力[1]。通过有关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外界环境则很难对其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进入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后,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微乎其微,也就不会产生紧张心理。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对自身的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与调控,来实现对紧张心理的自我调节,演奏者的注意力集中了,手指的动作也自然就流畅自如了,整体钢琴演奏的效果也就得到了提升。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训练演奏者进行注意力的自我调控过程中,要引导演奏者科学合理的进行注意力分配与调控,主要是因为过于集中注意力,会增加人体的配备感,如果演奏者长时间集中注意会让其感到异常疲惫,随之也就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仍然会造成演奏者形成紧张心理。如果是演奏水平较高的演奏者,这种由于注意力长时间集中而产生的疲惫感并不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演奏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调控,这种疲惫感就睡转瞬即逝,仍然可以让演奏者快速的进入到演奏兴奋状态,使其可以将饱满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钢琴演奏中,让演奏者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完成正常的钢琴演奏。此外,提高演奏欲望也是很关键的。平日练琴有时会出现“不想弹”的情绪,这时我们要积极调整,如起来放松一下身体,缓解一下心情,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运动一下等等,使自己能够在日后的钢琴演奏中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演奏欲望。还要有计划、经常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体能,确保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有足够的体力来进行钢琴的演奏。
二、通过熟练运用演奏技巧实现对紧张心理的调控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出现紧张心理,还有一方面因素是由于演奏者对于自身的演奏水平不自信,害怕演奏过程中出错或者失误而造成的心理紧张,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不断提升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使其拥有超高的演奏水平,自然就能够提升钢琴演奏者的自信心,在演奏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各种不同的演奏技巧,提升整体的钢琴演奏效果,从而消除钢琴演奏者的紧张心理。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拥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技术水平的演奏者能够更加灵活的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情感,使其满怀信心的进行钢琴演奏[2]。因此,钢琴演奏者要想能够实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对紧张心理的自我调控,就需要在日常的钢琴演奏练习过程中,不断的训练和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在进行钢琴演奏之前,对所要演奏的曲目内涵、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对诠释乐曲所需的钢琴演奏技巧有熟练的掌握,才能确保其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更好的运用演奏技巧,更好的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而如果钢琴演奏者缺乏演奏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未能针对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进行专项的训练和提升,则很容易使其在演奏过程中进入到紧张的状态,出现演奏失误的问题。演奏者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避免技巧上的失误,另一方面钢琴演奏者还要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对自身演奏水平的影响,比如演奏者在上台之前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心理建设,通过闭目想象的方式,将舞台想象成自己日常训练的工作室,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对演奏者心理上的影响,避免出现紧张心理而影响演奏的效果。
三、通过合理训练提升环境适应能力环节紧张心理
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紧张心理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演奏舞台环境的陌生性,也会造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紧张心理,因为在日常的钢琴演奏训练中,演奏者主要就是在自己熟悉的空间或者训练室中进行,空间相对较小,室内陈设比较简单,而且没有观众。但是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常常会更换演奏环境,陌生的环境会让演奏者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进而提升演奏者的心理紧张程度。为解决这一紧张心理问题,保障演奏者钢琴演奏的顺利完成,在日常的钢琴演奏训练中,一是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模拟演奏环境,这样可以让钢琴演奏者日常的训练环境几乎接近于演奏的现场环境,使钢琴演奏者能够逐渐增强自身对于这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进入到钢琴演奏现场时,便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心理[3]。二是可以经常在众人面前演奏,可以帮助演奏者从心理上不断适应表演的环境,熟悉舞台的气氛。如经常给别人演奏,定期邀请朋友进行钢琴演奏的交流性活动等等,以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舞台演奏能力。三是要利用好每一次现场钢琴演奏的视频资料,让演奏者能够通过观察,了解自身真实的演奏情况和演奏效果,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来提升自身的紧张心理调控能力,同时,还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聆听自己的弹奏录音,可以对自己的演奏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还有一个优势是有利于辅助背谱,在不练琴时小声播放录音,使乐谱直入演奏者的潜意识。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演奏者改善缺点、完善优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其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钢琴演奏者拥有高超的演奏技术水平是其顺利完成钢琴演奏的核心和关键,然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也是钢琴演奏者能够高质量完成钢琴演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合理的分配自身的注意力,通过注意力集中来有效减轻紧张心理给自身演奏带来的影响,同时能够扎实钢琴演奏基本功,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通过多方面训练来提升钢琴演奏者的紧张心理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笛.钢琴演奏中控制和缓解紧张心理的措施[J].艺术品鉴,2021(32):181-182.
[2]贾岩.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调控[J].黄河之声,2019(04):40-41.
[3]于一丹,勇思牟.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紧张心理调控[J].北方音乐,2018,38(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