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肛肠疾病主要包含了肛裂、肛窦炎以及痔疮等一系列肛肠疾病,这一病症病灶多位于直肠、肛门等部位,病发后患者一般会出现肛周脓肿、便血以及直肠溃疡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1]。现阶段在肛肠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多以手术疗法为首选措施,而经过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在肛肠疾病行手术治疗中,通过辅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并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增进临床疗效。基于此,在此次研究中主要分析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2月间,本院收治的74例肛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37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19-70岁,均值(45.23±6.44);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1/16;年龄19-69,均值(46.11±6.87)。比较患者间一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参与者均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需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在术前完善备皮、灌肠等准备工作;手术中则需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术后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对症护理。
观察组需基于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由于肛肠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肛门瘙痒、便血等症状,特别是合并膀胱炎、阴道炎的患者多存在恐惧、焦虑、自卑、羞涩等负面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为患者介绍肛肠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流程、手术安全性等,从而帮助患者消除负面心理,增进治疗信心。②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多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注意保持患者创面清洁,并需在无菌条件下及时为其更换辅料,以免发生感染;同时还需及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疼痛评估,针对疼痛程度较轻者可采取播放音乐、视频等形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针对疼痛严重者则需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干预。③饮食护理:对于肛肠手术患者来说,一般可在术后正常进食,但需注意多食用新鲜蔬果以及高蛋白食物,并需要避免饮酒或食用辛辣刺激行食物。④排尿、排便护理:在行肛肠手术干预后,尿潴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口哨声、水流声等声音刺激患者产生尿意;另外还可适当放松创口处的绷带,并予以热敷、按摩等形式来促进排尿,降低尿潴留发生率。针对排便障者,则需鼓励其有意识的按时排便;同时还可指导患者多进行水坐浴排便、提肛锻炼等,以降低排便疼痛,促进顺利排便。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术后排尿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观察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肛门下坠以及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计数内容以(x̄±s)、%表示,t、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P<0.05)。见表1:
表 1 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x̄±s)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5.41%<21.62%(P<0.05)。见表2:
表 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讨论
肛肠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干预后,一般需要在其肛门处进行换药,术后患者在排便、行走过程中都会对其肛门带来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的疼痛感进一步增加,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具有严重创伤[2]。因而在行肛门手术干预过程中,合理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这也是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保障,因而在行肛肠手术中合理配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在肛肠手术患者既往护理中,多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但这一护理模式往往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所以临床效果并不显著。而整体护理模式则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护理措施,其主要是基于常规护理展开的一种系统化护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注重“以患者为中心”,进而通过对患者身心需求的了解,为其提供更加细致、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以确保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其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配合各项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3]。结合本组研究也能够发现,在综合心理干预、疼痛护理、饮食干预及排尿、排便护理等整体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均得到了显著的缩短,且在该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发生尿潴留、肛门下坠以及腹胀肠鸣等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比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5.41%<21.62%(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肛肠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并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恢复。分析原因可见,在整体护理模式下,可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指导,增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而在术后开展的疼痛护理、饮食指导、排尿/排便护理下则能够有效维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进而促进其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
综上,将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其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喻厚霞. 中医整体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情绪术后疼痛及护理配合度的影响[J]. 健康前沿, 2019, 28(006):112-112.
[2]张虹, 刘刚. 中医整体护理对肛肠手术患者情绪术后疼痛及护理配合度的影响探讨[J]. 智慧健康, 2020, v.6(12):156-157+159.
[3]刘丽, 马丽, 年悦,等. 整体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4):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