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体育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强,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在做操时,一些同学无法做出规范动作;在集合站队时,一些同学动作拖沓,交头接耳。而对于体育来说,规则是体育活动的基础,任何体育活动都要基于规则展开,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也需要按照规则行动。因此,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就可以教导学生必须遵守规则,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原因影响整个集体,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树立审美观念
体育与美是息息相关的,体育的美不仅在于身体的美,更在于精神的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一些错误的行为和动作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不良行为与动作的危害,对学生错误的肢体动作进行改正,让学生明确要想收获精神的美,首先需要做到身体的美,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由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差异,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都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教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并不感兴趣,甚至对体育运动充满厌恶或恐惧。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德育教育让其明确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是不同的,如果对体育不感兴趣,可以积极寻找其他的兴趣爱好,但也要明确,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必须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体育运动来树立自信心[1]。
(四)培养学生品德素质
在体育教学当中,大多数的体育活动并非是学生单独进行,而是需要进行集体活动,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对整个团队造成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且需要对自己所在的团队负责,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也需要对每一个人提供帮助,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此外,每个学生所擅长的体育活动也是不同的,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同时也需要克服自身的不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培养出自强不息的坚毅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体育课堂规矩进行德育融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规矩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和管理作用。体育活动一般在室外进行,由于其活动场地比较开阔,外加学生数量较多,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课堂规则[2]。据了解可知,在开展体育运动时会涉及到各种器材的使用,所以在体育课开始前体育委员就会带领学生到体育室领取相应的器材,在体育课结束后,体育委员会带领学生将器材归还到体育室。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制订相应的规则,搬运器材时行为要规矩,对于不同的器材要严格按照规则进行移动。
(二)在体育课准备阶段开展游戏教学,进行德育融入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且每一节课除了学生所接触到的教学内容不同,其他的教学环节大多都是相同的,所以学生长时间在这一课堂下学习其兴趣就会逐降低。体育游戏活动由于其形式生动形象、内容多彩灵活且富有趣味性,所以学生非常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现有的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表现出来,体育游戏是以调动课堂气氛为目的的,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活动。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和同伴进行竞争,还可以和自身进行竞争。例如,在进行《足球》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课堂状态,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就可以开展与足球有关的游戏活动——与球同行。首先,教师根据班级的人数进行分组,然后每一组选出一名队长,去教师所在地点领取本队的队服和活动用具。其次,学生需要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将足球放在中间,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踢足球,使足球在学生围成的圈子内进行移动,先到达指定地点且足球仍然在圈内的小组就取得成功。在这一游戏过程当中,小组为了取得成功就需要进行团结协作,这就考查了学生的团结能力和团结意识。
(三)在体育教学阶段进行德育融入
跳远、跳绳、各种球类活动与长跑教学相比,其锻炼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效果较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想进行德育融入,教师就应该对长跑教学给予重视,并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长跑发挥其真正的价值[3]。例如,在进行《田径》一课的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田径的发展史,然后向学生介绍我国运动界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和该运动员的事迹,从而激发起学生田径的向往和好奇。另外,通过教师对运动员获奖并为国争光事迹的讲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田径的技巧,一定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田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田径质量和田径速度。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田径分为长跑、短跑、接力跑,其中长跑是最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但是,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学生得到运动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较差,在进行长跑训练时就会出现体力不支等现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应该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并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
三、结语
体育教学已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高学生品德的重任。体育教师要以实践为依据,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寻找渗透德育教学的对策,挖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习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顾芳芳.德育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无痕渗透[J].考试与评价,2021(04):82.
[2]嵇华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以低年段足球训练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20(08):38-39.
[3]刘小莉.小学校园足球远不止“踢”那么简单--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1(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