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机械制造的实际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存在危险性。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大或小,并且行业内部的特殊性,让其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形象都存在影响,同样会影响国家财产与人民群众安全。现如今,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不断提升,而新时代发展下,国家也加强了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重视,促进机械企业做好自身生产管理全面完善,打造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证生命与财产安全。
1、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意义
第一,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应急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1]。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法定责任,也是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人力资源损失的关键因素;第二,保护公司财产和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能够减少设备损坏、生产线中断以及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应急管理机制可提供快速反应和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停产时间和经济损失;第三,提升公司声誉与可持续发展: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将提升企业形象,并成为吸引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员工的重要竞争优势。同时,在保护环境、社会责任等可持续发展领域,也能展现出企业积极贡献社会的形象;第四,遵循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这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因违法行为而面临的罚款和处罚,还可以增加与政府、监管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第五,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机械制造企业往往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并有效应对事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风险[2]。总之,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于保障员工安全、保护公司财产、提升声誉、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促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加强风险管理、持续改进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与各方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
2、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
2.1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效性
机械制造企业在进行应急演练期间,应当始终坚持科学的规划原则,并且尝试与企业实际相互结合,在演练内容中尽可能与实战情况对应,确保演练的实效性,转变以往应急演练所存在的形式化与走过场现象。不仅如此,应综合依照企业总体发展的情况编订应急预案对策,科学创建风险事故发生的情境,保证整体应急预案开展更为科学[3]。此外,还需要全面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保证机械制造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互救与自救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机械制造企业可以选择无脚本盲演方式,从而检验机械制造企业事故发生情况下的应急事故处理能力,检测总体反应能力怎样。而企业在组建演练活动中,需要发现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由此方可保证在事故发生之后的实际情况,找到科学的处理方式,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2.2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为确保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应综合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对应的监督评价制度[4]。第一,应对当前机械制造安全监督规范标准上,打造出相对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制度,且严格进行监督,实现具体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在规范的安全生产下实施经营活动;第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评价制度,创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合理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其中所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机械制造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效果得到提升。总之,机械制造企业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完善。
2.3积极更新技术,实现生产设备更换
在运用机械设备期间,因为零件的质量存在不同,并且运用频率不同,所以在寿命中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为确保展现出设备的价值,应当在针对设备零件进行更换。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与检修计划,并按时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事故隐患[5]。更换前期,需要综合针对设备工作情况展开排查,明确零部件损坏的位置,并且在更换与测试当中,始终保证设备工作状态;如果设备进入到机械制造现场,应事先进行安全检测,保证在没有问题之后进入,需要组建定期的安全检测,对陈旧与老化的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操作人员在运用设备中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针对人员组建岗前训练,在合格之后才上岗,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故障所导致事故发生。
2.4打造安全管理制度
机械制造生产期间,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导致机械制造生产人员存在极多的风险。对于所存在的这一情况,应当创建更为适宜的机械制造现场责任制度,并且在相关的制度中坚持进行培育,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需要工程建设期间确定干部的责任,规避安全事故发生[6]。总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构建正确的“安全第一”思想,保证人员在工作当中主动承担责任,树立健全责任意识;(2)加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指派人员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3)科学协调好各环节与工序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在各环节得到落实,优化机械生产安全管理质量;(4)针对性提升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具体安全生产工作综合反馈,注重考核,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完善。
2.5做好政府的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首先,政府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生产标准,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安全意识。其次,政府加强对企业和组织的监管,推动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能力。建立起了覆盖市、县、乡镇等各级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另外,政府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知和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活动,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和疏导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各行业在发展期间,安全生产始终都是关键内容,只有做好安全生产才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机械制造企业是当前我国新时期的关键企业,其中兼顾了贸易与生产,所以需要推升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安全生产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样才能够让其机械制造企业从中受益,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苟滨祥,姜朝,李建青等.浅析轮胎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及对策[J].橡塑技术与装备,2020,49(07):10-12.
[2]张衡,陈浩,曾艳红.危化品物流行业现状及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储运,2020,No.274(07):135-137.
[3]郑盛朋.危化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四川劳动保障,2020,No.455(06):21-22.
[4]桂余才.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生产治本之策[J].中国应急管理,2020,No.198(06):44-47.
[5]金君谦.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时代汽车,2020,No.399(03):25-27.
[6]宋富美,李季,宋爽.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探索[J].科技和产业,2021,21(04):3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