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西特色普通高中应该具有深厚的民族发展特色,民族体育传统项目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活动开展方式较多,对开阔学生视野及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广西特色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原则,不断尝试着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实现高中生的全方位发展。笔者结合21年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提出了相关的体育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扬做出贡献。
1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中体育的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之间的民族文化差异比较明显,民族文化是对各民族人们精神追求的最好见证。因此,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进一步代表不同区域所秉承的体育项目、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高中体育课堂之后,教师需要选择符合高中生发展需求的民族体育项目,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性与规范性。
1.2安全原则
三人板鞋、高脚马、秋千、射箭、赛龙舟、摔跤、陀螺,抛绣球等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本身是带有一定危险性和演绎性的,但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年轻人喜爱。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扬过程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或者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某一项体育技能而进行渗透,而是要在教学之前科学分析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以及客观看待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把体育项目基本技巧传授给学生以外,加强引导和监督,以安全为基本原则开展体育项目的训练。
1.3创新原则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虽然需要尊重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部分,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就要默守陈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民族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了全新的认知,会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新的探索和认知,若是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遵循传统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使民族传统体育失去基本的传承价值。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2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中体育的相关教学对策
2.1结合学生特点,设定体育项目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应对高考,绝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节奏及神经都是长期紧绷的。然而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是存在偏差的,认为体育知识一门休闲的课程,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然而教师需要注意到的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对于一些竞争性较强、刺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较为青睐,这种体育运动不仅能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参与积极性。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些竞技项目,让学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体育学习乐趣。例如“抛绣球”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由古代抛绣球定亲而演变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个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教学,为学生讲述背景和由来,让学生对该民族传统体育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当学生掌握了各项技能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技比赛。在整个比赛环节中,教师要担任裁判,让其他学生计分。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通过小组内人员的分配和调整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进一步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巧,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2.2结合学生之间的学习需要,选择体育类型
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像往常一样主宰整个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力,不能再出现教师想教学哪些内容就教学哪些内容,教师想选择哪种教学模式就选择哪种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随意性教学,否则学生就会成为体育课堂的“旁观者”,参与体育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难以发挥教学价值。但是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之后,能从根本上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认为体育运动是一项快乐、和谐、有挑战的事情。若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个性化差异,合理的去选择民族传统体育类型,让高中体育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在民族体操运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随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可以给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模仿动作,随后给学生们分成小组,选择一名小组代表,为大家展示分解动作和连贯动作。这样不仅能丰富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们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感受体育乐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推进,高中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带领学生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黄喜燕.共生理论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03)
[2] 韩锐,安庆标.基于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分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S2)
[3] 李铁军.新时代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共生的内在逻辑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8)